•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发布会 | 10月以来,重庆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以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为主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珩
    时间:2023-11-28 11:46:53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龙江介绍,监测数据表明,今年10月以来,我市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以流感、支原体肺炎等为主。

    ▲11月28日,重庆市新闻发布中心,“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现场。特约摄影 辛飞 摄/视觉重庆

    据龙江介绍,我市建立了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系统显示,我市每年冬春季都是流感、水痘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

    今年10月以来,我市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呼吸道感染者多病原检测结果显示,我市呼吸道疾病主要感染病原体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及新冠病毒等,也监测到部分病原合并感染的情况,但是整体占比不高。儿童感染较多的主要病原体为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及腺病毒等。

    龙江提醒市民:一是要积极接种新冠、流感等疫苗,这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方式;二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充足的睡眠、充分的营养、适量的体育锻炼;三是养成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四要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室内定期开窗通风,通风期间也要做好保暖;五是老年人、儿童、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应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六是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患者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将致病病原体传染给其他人,如果病情加重及时就医诊治。

    重庆儿童呼吸道疾病上升趋势略放缓

    全市医务人员及儿科床位储备基本能满足救治需要

    ▲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恩梅回答记者提问。 特约摄影 辛飞 摄/视觉重庆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恩梅称,近期,呼吸道感染疾病进入了高发时期,儿科就诊量较去年同期上升。

    刘恩梅介绍,现阶段,我市儿童呼吸道疾病处于高位平台波动流行,但上升趋势略微放缓,病种仍然以支气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目前,全市医务人员及儿科床位储备基本上能满足呼吸道感染患儿救治相关的需要,药品及设备基本充足,各区县、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工作在有序进行中。

    关于增强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刘恩梅称:一是要调理好日常生活,注意锻炼和劳逸结合。二是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清淡、营养的饮食。三是尽量少到一些人群密集的地方,如果要去,应佩戴口罩、注意勤洗手。四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环境的清洁,室内定期通风。

    哪些人推荐优先接种流感疫苗?专家这么说

    ▲重庆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龙江介绍相关情况。 特约摄影 辛飞 摄/视觉重庆

    疫苗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对市民接种疫苗有哪些建议?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龙江称,适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不仅能提高个体防病能力,大量人群接种后也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保护其他易感者。

    龙江介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的是由病毒引起,有的是由细菌引起。常见的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新冠、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等,常见的细菌性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脑、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性疾病及流感嗜血杆菌疾病。

    部分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流脑、百日咳、白喉、肺炎球菌性疾病及流感嗜血杆菌疾病等,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适龄人群及时接种疫苗不仅能提高个体防病能力,大量人群接种后也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保护其他易感者。

    其中,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流感疫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群都进行接种,尤其是医务人员、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患者,以及托幼机构和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人群优先接种。“因为流感病毒容易变异,每年流行的毒株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且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龙江说,按照国家现行政策,针对感染风险高、有基础疾病和老年人等符合接种条件的重点人群,还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以预防XBB等新冠系列变异毒株的感染。

    呼吸道疾病患儿出现四种情形需及时就医

    生病的孩子居家护理要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到医院就医?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恩梅提醒, 如果孩子出现呼吸道感染的相关症状,在居家护理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多饮水,保证孩子有足够液体的摄入量;二是在饮食方面注意清淡、易消化;三是给予对症处理,比如高热的孩子给予药物退热,低热的孩子可以进行适当的物理降温;四是咳嗽明显伴咳痰的孩子,家长可采取物理疗法,通过孩子翻身拍背、家庭雾化等方式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

    刘恩梅说,罹患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如果合并以下几种情况中的一种,需要及时就医:一是患儿有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肿瘤性疾病等。二是患儿免疫功能低下。三是持续高热(>39℃)超过3天、频繁咳嗽,影响生活、学习。四是精神状态不好,甚至出现嗜睡、呼吸困难、频繁呕吐、皮疹、头痛、惊厥等。此外,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新生儿,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快就诊。

    “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家长没有必要到大医院扎堆聚集。”刘恩梅称,对于一般病情的孩子,家长如遇到困惑,或需要开药、咨询,可选择线上诊疗。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好转需要2-4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恢复,在此期间需注意休息、等待恢复,而不用着急去医院复诊,避免再次感染。

    如何预防呼吸道疾病?“药方”来了↓

    ▲重庆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吴斌回答记者提问。 特约摄影 辛飞 摄/视觉重庆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重庆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吴斌从中医的角度介绍了饮食起居应注意的细节。

    吴斌说,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呼吸道疾病的病因不外乎外因和内因,人体感受外邪是发病的外在因素;正气不足是感邪的内在因素。

    因此,一方面要避免感受邪气。中医认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应注意保暖并适时增减衣物。勤洗手,外出戴口罩,减少病邪从口鼻而入的机会。此外,减少外出的次数和到人员密集场所的逗留时间,尽量避免流感邪气感染。

    另一方面要提升人体正气。一是“饮食要有节”。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比如鸡蛋、鱼、牛肉等,做到均衡饮食。二是“起居要有常”。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于劳累和熬夜等行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居住方面,在允许的情况下要多通风,每天早晚各通风一次,每次30分钟左右。三是“精神要内守”。要做到情志舒畅,心神安宁而不耗伤,正确认识当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可防可治的,避免产生恐惧之心。四是可选择中医外治疗法。比如中药泡脚,晚上睡觉前可用中药艾叶50g、桂枝30g、生姜30g,煎水泡脚,每次泡30分钟左右,泡到身体微微出汗即可,可长期坚持。

    提醒!盲目服用中成药或抗生素可能加重病情或损害肝肾功能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重庆中医药学院副院长、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吴斌提醒,由于老年人脏器功能减退或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从中医的角度讲存在脏腑功能不足,气血亏损,由于抵抗力下降较年轻人更容易感染。

    因此,老年人需从三方面进行预防:一是注意保暖。老年人阳气衰退,容易受凉,因此,在气温变化时应及时添加衣物,如戴帽子保证头部不要受风,穿厚袜子足部保暖,穿马甲背心保暖背部。

    二是保持充足睡眠。充足的睡眠有利于保养精气,提振精神,老年人每天保持6-8小时睡眠最好。中午是一天之中阳气最盛的时间,可以午休30-60分钟,有助于固护阳气,提高免疫力。三是食疗调补。食疗有助于调节脏腑功能,提高抵抗能力。可食用山药以健脾益气,也可用药膳补气固表、温阳散寒,可选黄芪30g、当归6g煲汤服。

    另外,由于老年人脏腑功能减退,特别是高龄老人或失智失能老人,感染生病后有时临床症状不典型,因此要加强日常监测,如遇精神萎靡、饮食不振等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中医认为呼吸道感染有风寒、风热等不同类型,临床用药也不同,盲目服用中成药或抗生素可能加重病情或损害肝肾功能,建议在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吴斌说,多数老年人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如发现基础疾病病情波动较大,或感染后咳嗽发热厉害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促进尽快康复。

    重庆加开延时门诊和夜间门诊,药械储备充足

    11月28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冬季预防流行病新闻发布会,重医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刘恩梅称,针对呼吸道疾病的增多,医疗机构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

    一是扩容临床资源。目前,全市设置发热门诊166家,发热诊室1250家,可提供儿科医疗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达到186家;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有865家,其中能提供住院服务的711家。全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诊室)应开尽开,呼吸科、儿科、急诊科、感染科等可根据就诊量在必要时增加开放诊室数量。针对收治患儿较多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加开延时门诊和夜间门诊,以满足患儿就诊高峰期需求。

    二是加强药械储备。根据救治需要,及时调配充足的诊断试剂、治疗用药以及静脉输液、雾化、气管镜治疗等相关医疗器械、耗材,防止出现药品、医疗器械不能满足诊疗需求的情况。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药品储备基本充足,纤维支气管镜、血气仪能够满足临床需求。

    三是合理分流患者。充分发挥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增加感染、呼吸、护理等专业线上咨询、复诊服务,减少现场聚集,降低交叉感染。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及二级综合医疗机构,通过互联网医院、微信公众号、药学咨询电话等方式提供在线用药咨询服务。市卫生健康委官网还向社会公布了提供儿童诊疗服务的二、三级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单,同时引导轻症患者居家治疗,提供后续随访和健康管理服务。

    此外,刘恩梅介绍,肺炎支原体早期诊断有两种推荐方式,一种是咽拭子核酸检测,存在可疑肺炎支原体感染表现时,进行咽拭子(正确取样)DNA或RNA检测。另一种是血清抗体IgM检测,可作为诊断依据。

    主编:匡丽娜 | 编辑:何旭 | 校对:黄辰辰 | 审核: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