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綦江三角镇红岩村在乡村规划师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走上了文旅发展之路。特约摄影 钟志兵/视觉重庆
11月17日,在綦江区三角镇红岩村,瀛山院子民宿负责人翁杰核对完周末的订单后,忙不迭往村口赶——这天村里要在瓦屋社举行院坝会,商议下一步建设计划,他作为“乡村规划师”不能缺席。
原本只计划在家乡建个民宿的翁杰,最后却多花了一倍的时间在村庄的规划设计上,多出来的120个日日夜夜,是他和团队与村民间从对立走向合作的过程,其目标是如何让村子再热闹起来。
曾因老瀛山景区封闭而冷清的村落,在“乡村规划师”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中,正迈向新生。
机缘巧合
返乡设计师成了乡村规划师
老瀛山位于綦江区北部,过去凭借景区内的丹霞地貌和恐龙足迹吸引了不少游客,位于老瀛山主入口的红岩村也一度热闹非凡。
早在十多年前,村民艾其凯便将自家的房屋改建开办了农家乐,人流量最高时一年曾接待游客上万人,不少村民也都跟进开起了20余家农家乐。
近年来,由于老瀛山景区封闭式升级施工,游客数量每况愈下,20余家农家乐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没剩几家。
“老瀛山重新开放后,我们也尝试通过拍摄短视频、开直播推介我们村子。”红岩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庆说,但村子的基础设施早已跟不上需求,“比如说,瓦屋社不少农房闲置,墙壁也是破破烂烂的,不少游客乘兴而来,一眼看到‘老气横秋’的村落扭头便走。”张庆等人十分着急。
35岁的红岩村村民翁杰是高级室内设计师,此前曾在渝北区创业,打造了一家乡村工作室。今年初,翁杰正计划落地自己首个民宿,走访多地后,他决定将民宿选址在家乡红岩村。
年轻的设计师返乡建民宿,让张庆如获至宝。于是,他带着村貌升级方案找到翁杰寻求合作。翁杰也想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双方一拍即合。今年7月,红岩村从瓦屋社迈出了“蝶变”的第一步。
理念相冲
设计师与村民不断磨合
“这是篇命题作文。”回忆起刚拿到设计方案时,翁杰直言压力不小,“项目要求28处民居各有特色,还需要完善道路、文化墙等配套设施。”挑战远不止于此,在前期调研中,翁杰对新建民居的理解与村民有很大出入。
在翁杰的设想中,为控制成本,最好是修旧如旧,在村口建文化墙,沿线拆除清理圈舍、渣堆,统一民居外观。而在村民看来,应该把旧房拆了重建,最好建成小洋房,搞得像城里一样“洋气”;把房子、院坝面积再修大一点,路修宽一点,这样才能看得出“改变”。
村里有着十多年泥瓦匠经验的村民刘达秋直言“年轻小伙儿不懂工程”,甚至将还没建几米的夯土文化墙推倒,不少村民也质疑,自己村子的事凭啥拿给长期不回乡的外人干。两边闹得不欢而散。
眼看双方僵持不下,张庆和翁杰团队只好推迟工期,转而抓住关键矛盾逐步推进。住在瓦屋社入口处的村民吴昌模是他们突破的首批对象之一。
吴昌模原先散养的鸡、鸭、蜜蜂就在村道旁荒地上,占道不说,粪污也破坏环境。吴昌模不理解的是,“既然要修旧如旧,用竹篱一围不就行了,为啥要自己花钱开辟荒地放置蜂箱和圈舍?”
翁杰向他解释,这处荒地建设后并不浪费,除生产用外还可以作为村民歇脚、聊天的场所,并用图片、视频展示了新的院坝效果。吴昌模终于被说服,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接受了建议。
类似的事情贯穿了村子升级改造全过程:村民自行推倒了旧房计划盖新房,翁杰赶到现场,提出免费设计才劝动了村民;村民想在修复后的院坝周围砌上瓷砖,翁杰却觉得空心砖更节省成本……
“他们可能是我设计生涯中最特殊的‘甲方’。”翁杰说,在走访中不断了解到了村民的需求,村民也逐渐熟悉了这个在民宿和村口工地两头跑的设计师。最终,设计团队和村民一致同意在不破坏原有村貌的前提下,对村子进行改造的方案。
两方合力
曾经冷清的村子迎来“新生”
然而这份设计方案远远超过预算,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人工费用。这时,村民刘达秋站了出来,“村里有不少老匠人,自己村的事自己干,不如让我们一群‘老伙计’出把力。”说罢,刘达秋联系了十多位曾经的工友,自发组织起“红岩工匠队”,资金问题迎刃而解。
一听说村子要改造,村民杨绍容主动提出把自家闲置旧房推倒,将房屋的木棒、瓦片以及家里的老物件全部捐出,用于院子进口处的文化墙打造。
得到了村民的支持,改造工程进行得更加顺利,一个个“颜值”颇高的农家小景让村子焕然一新。本月,瓦屋社一期工程完成,民宿瀛山院子也正式对外营业。
“乡村规划师”是翁杰对自己的定位,他和团队还将继续为改造村子出力,更多村民也参与到这项工程中。瓦屋社村民吴利看到家乡的变化,放弃了自己在贵阳的建材生意,计划修缮房屋开一间民宿。
55岁的村民艾其凯在村里开了20年的农家乐,原本准备“退休”的他,近两个月也开始对自家农家乐改造升级,计划把老客户再叫来聚一聚,看看村子新变化。
更多村民纷纷跟进,计划着开农家乐和民宿,村里宣传干事摸索着学习起短视频、直播等技能,还申请了“和美红岩”账号,不断为红岩村旅游“吆喝”。
目前,红岩村依托瀛山景观已打造瀛山院子等精品主题民宿4家、休闲农家乐6家,新建露营基地2个,近两个月吸引旅游观光2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