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重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停车新格局 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华龙网
    时间:2023-11-13 18:31:06

    新形势,新变化。今年以来,在重庆市城市管理局的统筹指导下,各区县城市管理部门深入挖掘停车资源,缓解群众停车难题。如今,共建共治共享的停车新格局正逐步形成,不少区县已成功取得实效并推出基层治理经验。

    探索停车新模式

    渝中区用“共享”盘活车位存量

    在人流高度集中的医院,停车问题无疑是让市民感到看病就医“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儿童医院就诊车辆可直接进入文化宫车库。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位于渝中区中山二路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因修建年代较早,停车位等配套设施严重短缺。长期以来,从七星岗到两路口方向,进儿童医院停车库的车辆往往占道候停排成长龙,加之两路口环道又处于全市南来北往交通干线的交汇中心,高峰小时交通量达到4500余辆,周边交通拥堵异常严重。

    为优化儿童医院片区交通组织,缓解就诊停车难题,渝中区城市管理局多方协调,充分利用文化宫闲置停车资源,通过拆除围墙、迁改线管、移植树木、铺设道路,成功打通儿童医院与文化宫车库之间的道路通道(约100米),实现720个车位共享。

    ▲儿童医院与文化宫车位共享缓解就诊停车难题。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渝中区主动探索创新,共享车位模式初显成效。如今,前往儿童医院就诊车辆可以从连接通道直接进入文化宫车库,然后驾乘人员再从山城步道步行至儿童医院门诊部,极大改善该片区停车难及交通拥堵等问题。

    今年以来,渝中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盘活存量、做好增量,不断优化停车资源供给与管理,统筹推进全区停车治理工作,有效缓解城市停车难题。目前,全区规划有停车位的在建拟建项目共计59个,建成后预计新增停车位2.8万余个。

    渝中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一步该局将提速建设、加大供给力度,提高车位配建比例,同时根据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性质和停车需求,进一步细化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优先满足居住区、医院、学校等基本停车需求,统筹兼顾商业、办公等出行停车需求。

    共建共享惠民生

    涪陵区水资源小区巧解停车难题

    “水资源”小区是涪陵老旧小区,原未配备停车场,导致周边占道停车和堵塞消防通道的情况特别突出,业主反映强烈。

    ▲涪陵水资源小区停车场整改建设中。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华龙网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为有力回应群众期盼,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针对停车难题,涪陵区城市管理局会同街道、社区、小区业委会积极探索,共商解决办法,创新提出了“3456”的工作模式。

    “3”个基本条件,即不破坏原小区景观、不减少原小区公共空间、不影响原小区消防安全;“4”个关口,则是以政府主导、政协推动破解思想统一关,以市场化思维破解资金筹措关,以公开透明的运作方式破解项目建设关,以自筹自管自享的社会治理新模式破解运维管理关;“5”个工作思路,即以政府主导、政协推动、社区统筹、居民自治、业主受益;“6”个自治原则,即自发、自愿、自筹、自建、自管、自享。

    涪陵水资源小区停车场整改后。市停车管理事务

    ▲中心供图 华龙网发

    通过该模式,水资源小区利用公共用地和林下空间,成功建成了露天小微停车场,新增97个停车泊位,32万元建设资金全部由业主自筹,停车场建成后实行差异化收费,收支情况按月公示,预计两年内收回建设成本,后续收益归全体业主所有。

    水资源小区的成功改造,既解决了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又解决了小区脏乱差问题,既对小区进行了美化亮化,同时也打通了生命通道。这次新尝试,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互动,让“停”更方便,“行”更通畅。

    按照该模式,目前涪陵区已完成水资源小区、大塘新村、明喻国际等3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建成车位486个。涪陵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着力解决“四老”区域停车难问题,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

    编辑:朱丹红 | 校对:何旭 | 审核:何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