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关于消费!重庆这几项数据出彩了 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成效初显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王亚同
    时间:2023-09-26 21:54:03

    今年1—8月,全市实现社零总额9959.1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6个百分点。2022年重庆人均社零、第三产业增加值绝对量均位居中西部地区第一。

    9月26日,在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就重庆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推进情况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重庆全市人均社零、第三产业增加值绝对量,今年1—8月的全市社零总额增速等几项数据抢眼。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持续显现。”彭和良介绍,两年多来,重庆抢抓获批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重大机遇,以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引领,实施“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推动打造国际消费巴渝新地标、巴渝新品牌、巴渝新场景,全面促进消费提质扩容,打造国际消费目的地行动成效初显。

    我市着力强化能级提升,构建高品质国际消费空间,统筹推进中央商务区、寸滩国际新城“双极核”建设,持续推进解放碑—朝天门、观音桥等世界知名商圈创建,高标准建成长嘉汇购物公园、重庆万象城、光环购物公园、来福士购物广场、十八梯特色商业街区等消费新地标,创新塑造消费新场景,增添了“巴渝新消费”独特魅力。

    在数字消费方面,2022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6.3%,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增长19.8%,高于全国6.7个百分点。同时,我市进一步丰富数字化消费业态、升级数字化应用场景等,强化多元融合,推进数字消费提质创新。

    围绕品牌集聚,我市着力丰富全球优质消费供给。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加快集聚“世界名品”,吸引国际中高端消费品牌、跨国企业区域中心落户重庆。目前,重庆累计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超1100个;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引进品牌首店152个、同比增长141%,与上海等城市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时,聚焦产销一体做优做强“渝货精品”。截至目前,已培育中华老字号18个、重庆老字号291个;近两年,重庆汽车出口额增长195.3%,巫山脆李、涪陵榨菜等特色产品出口额分别增长50%、166.7%。

    此外,重庆还进一步深化文旅消费发展布局,围绕“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品牌,实施都市文旅品质提升“六大行动”。成功争取将长江重庆段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培育文旅消费品牌矩阵,累计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1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6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2个,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3项。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标先进城市还存在短板弱项。”彭和良以有效供给为例介绍,我市消费有效供给“量”“质”较弱,对商业品牌集聚力不够强,年度引进首店数量与上海、北京、成都有较大差距。下一步,我市将立足特色补齐短板,扎实推进消费与产业“双升级”,场景与业态“双拓展”,品质与品牌“双提升”,加快打造富有巴蜀特色、彰显中国风范、引领国际时尚的国际消费目的地。

    主编:商宇 | 编辑:何旭 | 校对:何洪 | 审核: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