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发布会 | 重庆火锅全产业链产值达3000亿元 3.2万家火锅门店数量位居全国榜首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罗芸 郑宇
    时间:2023-09-25 20:31:38

    9月25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綦江大力发展火锅全产业链新闻发布会”。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2万家火锅店遍布我市,其数量位居各省市(自治区)榜首,去年全市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00亿元。

    ▲9月25日,市新闻发布中心,綦江大力发展火锅全产业链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发布人

    ▲中共綦江区委副书记、綦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罗成

    ▲市农业农村委总经济师 韩以政

    ▲市商务委副主任 彭和良

    ▲中共綦江区委常委、綦江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 龚锐

    市商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3.2万家火锅店遍布我市,其数量位居各省市(自治区)榜首,去年全市火锅全产业链产值已达3000亿元。

    “重庆火锅”是我市的“美食名片”之一,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目前,重庆火锅已实现了从火锅食材基地、火锅原料加工、火锅原辅材料到终端消费的全产业链,带动能力强劲。

    市商务委副主任彭和良介绍,火锅产业连接一二三产业。其发展不仅可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还能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对我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助力乡村振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积极作用。

    据了解,我市将出台《推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未来五年重庆火锅产业发展的目标,包括全产业链发展目标、火锅食材发展目标、火锅食材加工目标等,并通过实施火锅消费提升、市场主体培育、火锅食材供给、火锅数字化创新、火锅文化传承创新实施五大工程,构建火锅产业发展动力、火锅产业供给质量、火锅产业现代流通、火锅产业人才培养以及火锅产业的安全发展五大体系,推动重庆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将重庆火锅这张名片擦亮、唱响。

    綦江区是我市火锅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县之一,市商务委将从三方面支持綦江发展火锅全产业链:支持綦江区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肉类加工基地”;支持綦江区建立完善火锅产业全流程服务体系,高标准打造“火锅食材产业示范园区”;结合“爱尚重庆”等品牌消费促进活动及“百团千企”国际市场开拓行动,助力綦江火锅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奖补全市农产品加工十强园区

    明年我市将落实“黄金十条”

    9月25日下午,在市新闻发布中心举行“綦江大力发展火锅全产业链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我市将对全市农产品加工十强园区给予真金白银的奖补,引导和督促市政府刚出台的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黄金十条”的落地。

    “发挥加工业接一连三的支撑作用,可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初加工、精深加工快速发展。”市农业农村委总经济师韩以政表示,火锅产业一头连接农业生产基地、畜禽种养基地,另一连接消费市场,需要通过科研、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实现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对此,我市出台推进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政策,由于其“含金量”较高,也被称为“黄金十条”。明年,我市将根据“黄金十条”对重庆农产品加工十强园区进行奖补。

    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委将从三个方面支持綦江发展火锅全产业链:加大对綦江区“綦江辣”辣椒、草篼萝卜、安稳山羊等特色火锅食材品种保护、繁育、选育工作,推进綦江优质蔬菜、生猪、山羊等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原材料保障能力;积极协调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创新联盟和重庆市农产品加工科技联盟针对綦江研发多品种、多门类的畜禽等火锅食材;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参与綦江相关产业链建设;支持綦江“八大品牌”培育推广新模式,支持綦江区农产品及加工产品入驻北京新发地新华优品地标馆重庆农特产品馆等,打通包括綦江农产品在内的重庆农产品及加工产品销往国内外的渠道。

    把蒙古国的牛肉、老挝的毛肚烫进火锅

    綦江将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肉类加工基地

    牛肉、毛肚等都是火锅重要的肉类食材。为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綦江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的定位,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来自蒙古国的牛肉、老挝的毛肚等,建设形成辐射西部地区的“西部陆海新通道肉类加工基地”。

    綦江是重庆的“南大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綦江、万盛一体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作为全市新一批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区,綦江探索从贸易带物流、物流带产业的发展新模式。

    “火锅产业需要丰富的肉类食材作为支撑。我们将通过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肉类加工基地’来推动食品加工产业、火锅产业的发展。”綦江区委常委、区人民政府常务副区长龚锐表示,綦江已经初步形成了肉类加工和火锅全产业链基地。尽管近年来綦江发展草食牲畜养殖、火锅食材加工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原料依然存在一定数量的肉类食材缺口。

    对此,綦江区将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利好措施,与蒙古国建立合作,争取实现每年进口该国10万吨以上的熟化牛肉到綦江;与老挝建立活牛进口屠宰合作,形成冷鲜牛肉5万吨左右的供应链和5000吨的毛肚等牛副产品的食材加工能力,助力綦江火锅产业基地打造成为重庆重要的火锅食材、火锅预制食品供应基地;同时,该区将联合川渝40余家以牛肉为主的生产加工企业建立数字化平台,进一步壮大綦江肉品进口贸易和加工贸易的规模。

    与此同时,綦江还将进一步强化自身肉类加工实力:依托正大集团100万头的生猪屠宰、10万吨肉制食品加工项目,形成产值超过40亿元的猪肉生产、加工规模;通过进一步发展,该区牛肉生产加工规模有望超过20亿元、羊肉有望超过5亿元,形成集肉类加工、中央厨房、数字经济、冷链物流、特色美食等产业为主导,覆盖养殖、加工、贸易、物流、分销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建成辐射西部地区肉类加工供应基地。

    不少“重庆火锅”产自綦江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綦江区将大力发展火锅全产业链,实现“一站式”生产火锅底料、火锅预制菜、火锅伴侣等,实现火锅全产业链发展,并借助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服务区”的机会,助力重庆火锅走出重庆、走向世界。

    “重庆火锅,吃在重庆,但有不少原料产自綦江!”罗成介绍,綦江依托全市唯一的专业食品工业园——重庆(綦江)食品园,大力发展火锅全产业链、特色预制菜产业和特医特膳食品产业。去年,綦江食品加工类企业实现总产值35.86亿元,其中大部分由火锅全产业链企业实现。

    据了解,目前通过落户在重庆(綦江)食品园的火锅底料、火锅食材、火锅伴侣企业,綦江产的火锅相关产品不仅遍及全国,还走出国门,走进了泰国、越南。

    发展“火锅全产链”底气十足

    好材料才有好产品、好味道。对于发展火锅全产链,綦江底气十足。

    目前,该区种植了7万亩辣椒,养殖了10万只黑山羊、1万亩水产鱼类;同时,正大集团投资100亿在綦江建设的100万头生猪屠宰、10万吨肉制品加工项目,将大大丰富綦江火锅产业内涵,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优质、放心的火锅原材料。

    与此同时,该区还设立了麻辣食品工业数字化研究院、西部营养科学研究院,着力打造开放研发生态合作平台,帮助链上企业攻克技术瓶颈,实现“产、学、研、销”融合发展。在人才方面,綦江拥有初、中、高级及以上技工人才10万余人,现有2所高校和3所职业技术学校,可为企业提供“订单式”人才培养。

    “一站式”生产火锅相关产品

    綦江发展“火锅全产业链”,是以我市打造“火锅之都”为背景,并结合其自身优势而确定的产业。

    下一步,綦江将从4个方面发力为发展火锅全产业链提供支撑,实现火锅相关产品“一站式”生产:火锅底料方面,依托园区已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火锅底料和调味品;火锅食材方面,引入正大集团等发展生猪屠宰和肉制品精加工,扩大以火锅原料为主的预制菜品的研发与生产;针对火锅消费特点,发展特制饮料等火锅伴侣;引入企业加工火锅厨余,推动火锅产业绿色发展。

    与此同时,綦江还将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定位,让綦江产的火锅相关产品走出重庆、走向世界。

    主编:周立 | 编辑:何旭 | 校对:何洪 | 审核:邹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