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城口举行2023中国“大巴山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彭瑜 尹诗语
    时间:2023-08-04 21:34:31

    8月4日,2023中国“大巴山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推进大会在城口县举行。

    ▲8月4日,城口亢谷体育中心,“大巴山药谷”产业高质量发展暨中药材GAP推进大会开幕。 记者 尹诗语 摄/视觉重庆

    大会邀请了韩济生院士、国医大师金世元等25名国家级、省级专家,毗邻城口的16个县(市、区)、7家科研院所、5个行业协会,以及51家中医药企业齐聚大巴山,共同探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课题,为“大巴山药谷”建设建言献策。

    “保护好、利用好这块中药材宝地”

    “城口中药材资源丰富。”城口县委书记张继军发言称,城口有药用价值中草药3800余种,可供开发利用1000余种,天麻、曲茎石斛、淫羊藿、太白贝母等有效成分含量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数倍,他表示,“我们一定会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中医药这个中华民族的瑰宝。”

    “药材好、药才好!”国医大师金世元称,道地药材是质量基础,依法炮制是疗效核心。大巴山区域是我国道地药材主产区,历史悠久、品种丰富、产量大,是国家中药材生产重点保护区域,“希望大巴山百姓要保护好、利用好这块中药材宝地。”

    在城口,淫羊藿、灵芝2个中药材品种种植基地达到“六统一”建设要求,“城口独活”“城口太白贝母”分别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城口还成立大巴山中药研究院后,开展中药材质量检测,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质量评价、种子质量测试等工作,引入“曲茎石斛仿野生栽培”等多项技术成果,收集保护100余份中药材种质资源。

    与会专家建议,发挥道地优势,做特做优大巴山中药材品质,要统一生产基地、统一种子种苗,确保药材道地性;统一管理措施、统一技术规程,确保种植规范性;统一采收加工、统一包装储运,确保产品有效性。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房书亭对城口发展中药材提三点建议:一是传承发展中医药的发展规划,要有目标、有重点人物、有扶持政策,道地优质的产业要在规划里面体现出来,要切实可行;二是要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拿出资金对重点项目进行扶持;三要抓好信息工程,戴着“显微镜””望远镜”看产业、看市场,使大山深处的消息非常灵通。

    打造平台集群,培育做强大巴山中药产业

    开幕式上,“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成立,并建立“大巴山药谷”中药产业联盟专家智库,聘任12位专家为“大巴山药谷”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持。

    同时,“大巴山药谷”商标、大巴山中药材GAP专家工作站、大巴山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重庆市中医药行业协会淫羊藿专业委员会也正式揭牌。

    “秦岭无闲草,巴山多仙药。”陕西省紫阳县委副书记廖东初称,城口县提议共建的“大巴山药谷”,是一个集中药种植、开发、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集群,也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他认为,此次大会的召开,不仅是城口向全国推广其中药材产业优势和发展成果的窗口,也为大巴山区相关县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这增强了地方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交流,推动了区域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与创新。

    大巴山区覆盖川、陕、鄂、渝4省市28个县级行政区,地域广阔,生态优良,药材资源好、产量大、品质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

    “天时、地利、人和,中医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刘张林称,国家正大力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药产业发展迎来重大战略机遇,各部门密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医药事业,支持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他说,2022年,我国中药工业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现在的中药产业无论是发展基础、市场空间,还是政策支持,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有的全有了、该给的全给了,现在就该捋起袖子加油干了,“期待大会搭台,通过促进多方交流合作,推动城口与大巴山地区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与会专家认为,大巴山区相关区县要用好用活“大巴山”这块金字招牌,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彰显资源禀赋,整合要素资源、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区域中药产业资源共享、科技共研、市场共建、品牌共用,共建大巴山中药专业市场,构建中药种植加工、储存运输、市场交易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推动中药产业协同发展、集群发展,打造渝川陕鄂大巴山区域中药材产业示范带,共兴大巴山中医药经济走廊。

    城口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城口正推进优良种质种苗繁育中心、物流集散中心、检验检测中心、中药产业数字信息中心、中药产业科技研发服务中心5个中心建设,建立健全中药产业组织、政策、技术支撑、考核评价、诚信5大服务体系,打造平台集群,培育做强大巴山中药产业。

    严把质量标准,全产业链提升中药产业质效

    当天,大会还发布了《重庆市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作指导原则》《重庆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延伸检查技术参考》《城口县中药材GAP创建实施方案(2023—2025年)》《城口县中药材GAP基地创建奖励扶持办法(试行)》 , 城口县林业局发布了数字中药GAP基地管理云平台。

    “推动中药材GAP建设是高质量发展‘大巴山药谷’的重要抓手,有三大利好。”城口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李飞介绍,一是将农户传统零散中药材种植变为科学规范的种植,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中药材品质;二是GAP由中药生产企业主导,既保障中药材生产的技术指导,又能畅通中药材销售渠道,突破GAP销售瓶颈;三是GAP的市场产品可以提高市场价格,也可以提高市场份额,促进中药材产值优质高效发展。他表示,“我们已启动独活、连翘、川贝母GAP基地、天麻、石斛、黄柏等6大GAP基地建设。”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和称,中药的发展,最核心的瓶颈问题就是药材的质量。新版中药材GAP就是国家抓整个中药材质量管理一个很核心的抓手。他说,在推动大巴山药谷高质量发展,创建中药材GAP方面,城口起到了引领作用。

    “中医中药不可分,中医药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个礼物。”韩济生院士发言称,国家层面先后制定出台《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实施中药质量提升及产业促进工程。他说,“‘大巴山药谷’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要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编:周立 | 编辑:柏云辉 | 校对:袁文蕙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