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从水文视角打量中国,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千秋水文》展开幕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赵欣
    时间:2023-07-17 22:07:40

    7月17日下午,由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主办的《千秋水文》展在涪陵区图书馆开幕。作为一场以水文科普为主题的展览,《千秋水文》从中国水文的发展切入主题,侧重于对长江水文的呈现,结合了相关实物和图片,立足于从水文视角勾勒出一个更为丰富立体的中国。

    ▲古代的水位计——“平”字水则碑模型。

    走进涪陵区图书馆一楼临展厅,记者注意到,该展览一共包括4个单元,各单元主题分别为“典籍中的中国古水文”“大地上的中国古水文”“中国近代水文掠影”“中国现代水文的发展”。4个单元有机融合,完整呈现了从上古至现代,中国水文发展的源远流长和水文文化的博大精深。

    ▲展览展出的水文资料图片

    其中,开篇的“典籍中的中国古水文”单元,以古代历史典籍中的古水文记载为基础,以事件发生时间为序,梳理了华夏历史上的古水文脉络,展现古水文在水位、雨量、泥沙、河源等观测领域的研究与探索成果,以及在农业、水利、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古人进行水文活动的过程中,在祖国大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水文遗迹,这些都在第二单元“大地上的中国古水文”得以展示,包括丰富翔实的洪枯水题刻,以及石质、木质的各种水尺等在内,本单元介绍了古人观测、认识和运用水文规律的文物、遗址,以及一些具体的水文现象,令人大开眼界。

    ▲现代化的无人测量船。

    在“中国近代水文掠影”单元,观众们可以看到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来,中国水文工作产生了近代的水文观测、水情传递、资料整编和分析计算等,现代意义上的水文科学在中国开始兴起。

    最后的“中国现代水文的发展”单元则展现了新中国水文事业取得的长足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加大水文投入力度,加强水文基础设施建设,为水利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其中,新中国成立后长江水文事业的发展情况得到了重点呈现。

    ▲展览展出的水文资料图片

    “水利兴则国家兴。自古以来,治水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治国先治水,水文与治水事业息息相关。中国古代水文是中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结晶,中国近现代水文是中国水文科学萌芽发展的历史见证,当代的中国水文更是国家治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展览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水利部和重庆市委市政府正加快推进依托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创建中国水文博物馆,同时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中,白鹤梁也是重要节点,在此机遇下《千秋水文》展应运而生。

    ▲《千秋水文》展海报

    据介绍,展览策划参考了《中国水文志》《中国古代水文史稿》《长江三峡工程水库水文题刻文物图集》《长江志》《四川省水利志》等资料,并经过多方实地调查走访和反复讨论,最终成型。“希望展览能帮助观众更了解我们的祖国,更了解长江母亲河,强化对水安全的忧患意识的同时,始终保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学会用长远眼光处理好人水关系。”该负责人说。

    此次展览将持续至2023年12月,市民可免费前往观展。

    主编:吴国红 | 编辑:柏云辉 张清瑀(实习) | 校对:袁文蕙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