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为止,59岁的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刘汉龙教授已经与“土”为伍30多年。
不过,他打交道的这些“土”,并非一般的土,而是关系着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边坡、高土石坝以及陆域吹填和岛礁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安全。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不论是绵延万里的道路,还是高耸入云的大厦,都离不开稳定的基础。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作为我国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为软弱土强“筋骨”,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也推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刘汉龙。受访者供图
7月10日,在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上,刘汉龙获颁2021年度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刘汉龙说,在这些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大量的软弱土地基。软弱土易变形,潜在风险大。所以,为确保这些建设工程基础的稳定,就需要在地基中植入强劲的“筋骨”。
经过潜心研究,他带领科研团队创建了桩土摩擦增强机制的复合地基理论,发明了新型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现浇X形混凝土桩和浆固碎石桩复合地基等3种成套技术与装备,攻克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软弱地基工后沉降控制和复杂施工环境难题,从而高效稳定地提升了地基强度。
粗粒土是高土石坝、高边坡、高速铁路和岛礁工程中的主要材料,也是软弱土的“成员”之一。
据介绍,在强震、冲击等应力条件下,粗粒土易产生颗粒破碎,进而影响整个工程安全与稳定。因此,其强度与变形是工程建设中关注的重中之重。
“粗粒土的强度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矿物成分、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及级配,还与环境因素及荷载条件有关。”刘汉龙说。
经过10多年的研究,他带领科研团队成功揭开了粗粒土破碎之谜,并研发了注浆和加筋等抗震新技术,克服了高土石坝、高边坡和高填方等工程的抗震加固难题。
目前,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三峡库区高边坡、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大道生态边坡、重庆梁开高速地基处理及大足石刻保护等重点工程,并为重庆东站规划选址、我市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战略等提供了重要决策参考。
珊瑚礁工程是由珊瑚砂堆积形成,颗粒强度低,易破碎,也是刘汉龙研究的重点对象之一。如何能够实现强“筋骨”?他瞄准交叉学科研究,提出了微生物技术加固珊瑚砂地基新方法。
通过构建砂土和珊瑚砂地基液化变形分析理论,他带领科研团队利用微不足道、就地取材可持续的微生物,实现了软弱地基的抗液化、防变形,达到了强“筋骨”的目的,并且实现了可持续绿色发展。
30多年来,刘汉龙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突出贡献奖和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大奖和中国发明创业奖等荣誉,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团队取得的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高边坡、高土石坝以及陆域吹填和岛礁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中,并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站在台上领奖的那一刻,这句话一直萦绕在刘汉龙的脑海中。“未来的岩土和地下工程,必定是走以智能化为基础的绿色发展之路。我将继续和团队一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