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重庆要打造统战文化之都、统战历史名城、统战教育高地、新时代多党合作实践高地。目前推进情况如何,已做了哪些工作,未来还将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7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从统战系统半年工作推进会暨“一都一城两高地”动员部署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市统一战线深入贯彻市委部署要求,全力实施“立足统战为全局、凝心聚力二十大”系列实践六项行动,推动“一都一城两高地”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取得阶段性成效。
从场馆到理论再到宣传,深入推进“一都一城”建设
在深入推进统战文化之都、统战历史名城建设中,场馆建设至关重要。市委统战部将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整体升级改造项目作为重点,目前基础建设已基本完工,展陈设计及布展正抓紧推进。此外,市委统战部还指导巴南区、九三学社市委会共同打造吴藻溪生平事迹陈列馆,成为九三学社全国传统教育基地。
在深化理论研究方面,通过实地走访、专家座谈、集体研究等,市委统战部组织开展专题理论课题研究,完成系列统战文化调研报告,形成《重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办法》。此外,在已建立的重庆统战文化专家库的基础上,筹备组建统战文化专家委员会,为统战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在宣传统战文化方面,做好“一都一城两高地”、卢作孚诞辰130周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专题宣传,组织开展“统战历史60秒”系列短视频拍摄、“同心向党”统战故事展播、统战百馆之城等系列宣传活动,努力扩大重庆统战文化的覆盖面、关注度和影响力
创新载体优化资源,打造统战教育高地
如何打造统战教育高地?
一方面,市委统战部坚持以政治培训为主,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体班次重要教学内容。据统计,今年已举办主体班次15期,培训1107人次,同时还承接市外班次68余期,培训4000余人次。另一方面,注重优化教研资源,完成全市统一战线讲师团、课程库更新,目前有讲师253名、课程448门。特别是完成了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建设运行情况调研,推动进一步理顺办学机制,提升办学水平,形成10门卢作孚企业家精神专业课程,制定30门新课开发计划。
“我们还不断完善‘11+60+N’现场教学布局,打造了8条市级现场教学联线、60个市级现场教学基地。”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做好线下教学工作的同时,他们还积极用好网络教学,推动将市区两级民主党派和知联会班子成员纳入全市干部网络学院培训范围,现有37集统战类课程纳入干部网络学院课程中心。在此基础上,与市委教育工委常态化联合举办全市小学教师讲统战故事比赛、中学教师统战知识教学竞赛、高校统战成员征文比赛,今年全市共1200余名师生参加。
完善体制机制、加强自身建设,打造新时代多党合作实践高地
“我们健全了议政‘直通车’机制,推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议政建言‘赛马制’。同时,协助台盟中央对口重庆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支持各民主党派市委会、无党派人士开展长江(重庆段)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该负责人表示,此外,还健全了知情明政、考察调研、工作联系、成果反馈工作体系,完善了党委、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工作联系机制,深化了党外人士意见建议的转化运用和情况反馈。
记者了解到,市委统战部打造了多党合作在线全周期数字化应用平台,横向跨部门协同、纵向一体化贯通,畅通资料获取、情况反馈、联系沟通渠道。
下半年重点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八项提升计划”“六大专项工程”
“下半年,围绕‘一都一城两高地’我们将重点实施‘五大行动计划’‘八项提升计划’‘六大专项工程’。”市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一都一城”建设,将扎实推进凝心聚力兴文化行动,重点实施“五大专项行动”:即统战文化文物保护专项行动、统战文化利用专项行动、统战文化传播专项行动、统战文化理论研究专项行动、统战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行动。
围绕“统战教育高地“建设,重点实施“八项提升计划”:培训规模提升计划、培训质量提升计划、现场教学提升计划、网络教育提升计划、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培训提升计划、理论研究提升计划、干部培训提升计划、国民教育提升计划。
围绕“新时代多党合作实践高地”建设,扎实推进凝心聚力建高地行动,重点实施“六大专项工程”:加强党的领导专项工程、制度效能提升专项工程、人才队伍打造专项工程、历史文化挖掘专项工程、央渝合作深化专项工程、参政党自身建设专项工程。
各区县“百花齐放” 持续助力打造“一都一城两高地”
渝中区持续用力深化深挖统战文化“富集矿”建设,保护好统战文化“根与脉。配合做好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整体升级改造等市级重点工作,“一址一策”加速14处区属文化旧址建设和布展,激发渝中统战文化生命力。实施“四个一”工程,打造一个“新时代同心渝中讲堂”、编印一本《同舟共渡-——渝中统战历史故事辑录》、开展一场统战文化微宣讲活动、排演一部统战文化精品剧目,塑造增强渝中统战文化感染力。同时,将统战文化旧址串珠成链,推动打造“重庆谈判在这里进行”“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实践”“民主党派在这里发祥”“爱国民主人士在这里斗争”“政治协商在这里诞生”五堂统战文化现场教学课,凸显渝中统战文化影响力。
北碚着力打造卢作孚特色教育品牌。努力把卢作孚民营经济学院打造成以北碚为起点、辐射周边、影响全国的教育品牌,突出培养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增配一批专业化师资力量,开发一批与卢作孚相关的精品课程,新挂牌2个现场教学基地,与张謇企业家学院签订共建协议,深化提升教学培训质量和水平,为传承弘扬卢作孚企业家精神提供重要阵地,累计举办培训班114期、线上线下培训12.5万人次。同时,创新性保护传承卢作孚文化印记,充分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卢作孚留下的宝贵财富,打造了纪录片《卢作孚》、雕塑《伟大的民族之船》等一系列主题作品,为展现卢作孚爱国、实干、创新、奉献的精神品质提供了多样化素材。
江津全面推进“一地一品一特色”统战载体创新活动。聚焦川渝合作,共建共享泸永江三方党外智库、招商引资和网络统战工作等平台。聚焦服务发展,公益调解涉民企案件1090件金额5785万元,打造“津商调解”品牌,打造万企兴万村陈列馆、侨胞之家等联谊和实践创新基地33个,深入基层开展主题调研45次,解决融资税收、项目短缺等系列问题112个,针对性制定服务事项清单近10张,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20余篇。聚焦统战文化,深入推进江津统战历史文化陈列馆、百年商会陈列馆、统战文化示范镇“两馆一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