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重庆市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7月3日,市政府新闻办在南岸区举行了重庆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委等4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南岸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长江十年禁渔的有关情况。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锚定“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总体目标,推动我市长江十年禁渔“三年强基础”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退捕渔民安定有序,非法捕捞得到有效遏制,江河水面基本实现“四清四无”,水生生物多样性初步呈现恢复向好趋势。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 莫杰
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冯勇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夏杨松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徐军
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刘露
重点抓好退捕、禁捕、保护三件事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莫杰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地,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最后一道关口,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
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莫杰说,三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锚定“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总体目标,重点做好了三件事。
在抓好退捕方面,实现渔民从“退得出”到“稳得住”。比如在“稳”上,人力社保、民政等部门组织开展宣传入心、就业舒心、培训贴心、社保安心、兜底暖心“五心行动”,通过实施精准就业帮扶一批、针对性培训一批、动员提档参保一批、兜底政策救助一批“四个一批”,确保上岸渔民有出路、生计有保障。截至目前,有就业意愿的7429人全部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10414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
在做好禁捕方面,实现江河水面从“禁得了”到“管得住”。一直以来重庆坚持标本兼治,既聚焦违法犯罪行为重拳出击、形成震慑,又围绕防控薄弱环节加强监管、筑牢防线。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勤联动,紧盯捕捞、运输、加工、销售各环节,
三年来,全市累计查办涉渔行政案件4500余件,侦破刑事案件1700余起,取缔禁捕水域“三无”船舶2955艘,清理残留网具5633张,劝导制止违规垂钓25万余人次,整改市场涉渔突出问题7290个。
在做好保护方面,实现水生生物资源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重庆注重“两手抓”:一手抓水生生物保护,一手抓水域生态修复。三年来,全市累计放流各类水生生物5100余万尾,有效补充了长江鱼类资源。
“目前长江十年禁渔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任重道远。”莫杰说,比如部分退捕渔民增收致富能力还需提高,非法捕捞压力还将长期存在等。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委还将会同相关部门从做好安置保障“后半篇”文章、强化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四个方面持续发力,抓实、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
发案率从53%下降至9.7%
▲ 市公安局副局长冯勇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发布会上,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冯勇说,2020年6月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统一领导下,始终把“长江禁渔”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打促禁,持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联合市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分阶段、分步骤开展了系列集中行动,始终把主攻方向放在打团伙、端窝点、斩链条上。
三年来,全市公安机关侦破非法捕捞案件17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430余人,收缴非法捕捞工具3430余套,查获渔获物6420余公斤,打掉非法捕捞犯罪团伙310个,获公安部贺电表彰4次,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发案率从2020年的53%下降至2023年的9.7%,有效遏制了我市非法捕捞犯罪活动。
同时,强化行刑衔接,形成长江禁捕工作合力。市公安局与行政部门建立线索双向移交、水生生物鉴定、生态资源损害评估、法律适用问题会商等机制,联合开展综合执法、挂牌整治和矛盾排查化解、宣传引导等工作,增强打击整治违法犯罪行为工作合力;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与四川、湖北、贵州等地签订合作协议,建立信息共享、警情通报、联合巡查机制,推进解决“同江不同策、同江不同步”问题,补齐补强交界水域执法短板。
接下来,全市公安机关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公安部“十年禁渔”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工作统筹,全面强化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夯实做强“三年强基础”工作,持续稳固长江禁渔成果。
确保退捕渔民“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夏杨松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如何做好退捕渔民的转产安置工作,让他们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发布会上,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夏杨松从三个方面重点介绍了退捕渔民的保障问题。
首先是满足退捕渔民充分就业需求,建立了“一张卡,两本账”(帮扶明白卡、渔民信息台账、帮扶工作台账)。同时,开展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全面动态掌握渔民就业意愿,设立帮扶专员,制定帮扶方案,提供就业服务。截至目前,全市有就业意愿的7429名渔民全部实现就业。
三年来,我市累计联系渔民15万余人次,更新信息3万余条,举办招聘会500余场,提供职业介绍4.3万人次;对有创业意愿的渔民,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场租减免等诸多政策,扶持730名渔民成功创业;对因特殊原因就业困难的渔民朋友,因地因人制宜,开发护林、保洁等公益性岗位安置425人 。
其次是满足退捕渔民提升技能需求。退捕渔民长期在船上生活,技能单一,上岸后普遍面临适应性问题。为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渔民的技能培训纳入全市职业技能提升范围,在培训内容上尽可能突出针对性,比如对技能单一的大龄渔民,主要开展水产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培训,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渔民,开展电商、电工等实用技术和新职业培训。
此外,在培训方式上尽可能体现实效性。采取集中或分散、线上或线下、“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分类开展培训;还结合产业发展和用工单位需要,实施订单式培训,帮助渔民实现“有技能好就业、靠技能就好业”。
最后是满足退捕渔民应保尽保需求。渔民年龄普遍较大,养老是他们上岸后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及时出台养老保险补贴政策,对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渔民,给予每人每年2500元的缴费补贴。截至目前,符合参保条件的渔民10414人已全部参保,累计发放养老保险缴费补贴6688.5万元。
接下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持续完善动态监测机制,推广“就业援助一键通”,运用数字化技术,提高跟踪帮扶能力,全力确保渔民朋友能够退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引导全社会形成不买不卖长江鱼氛围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军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发布会上,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徐军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的相关情况。
一是有力部署推进专项行动。下发《打击市场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专项行动方案》,制定“四不”工作目标,明确“五查五禁止”工作措施,细化各环节、各领域、各部门工作任务,打表定标推进专项行动。
二是持续营造专项行动浓厚氛围。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批市场、水产市场、涉渔餐饮等重点场所,张贴宣传文案、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及时发布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引导全社会形成不买不卖长江鱼的良好氛围。同时建立完善涉渔9类市场主体台账,持续动态更新。全市市场监管干部“走进涉鱼市场主体”,开展涉渔经营者“两承诺一倡议”活动,引导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落实主体责任,自觉维护长江流域生态安全。
三是严查重处涉渔违法。坚持常态化巡查、严格执法、集中整治不放松。比如在坚持集中整治不放松方面,针对鲟鱼、鲈鱼、刀鱼等长江流域非法捕捞渔获物重点品种,聚焦重点环节、重点场所、重点对象,开展主题为“拒绝非法涉渔广告”“合法合规生产”等专项整治行动。
四是广泛凝聚专项行动工作合力。牵头建立渝、川、鄂、黔四省市局专项行动合作机制,参与建立沿江十省市专项行动工作协作机制,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络会商、案件协查等方面形成合力。
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纵深推进“长江禁捕 打非断链”专项行动,为筑牢长江上游水生态保护屏障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南岸区通过“织网”“筑墙”护航长江十年禁渔
▲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露介绍相关情况。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目前,南岸区有近60公里岸线、约16.1平方公里长江禁捕区域,南岸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露说,近三年来,该区通过持续“织网”“筑墙”等行动,禁捕区域总体形势良好,长江水域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资源保护逐步加强,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逐渐恢复。
在织密“禁渔网”方面,该区按照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个层级划分网格,配备网格员,压实网格化管理责任,明确网格化管理任务,强化网格化巡查监管。同时健全完善检察、监察、公安、交通、农业农村部门联席会议,情报信息互通共享,健全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形成“从水面到餐桌、从岸上到网上”全方位、立体化管控体系。
目前,累计办理涉渔行政处罚案件75件,刑事案件17件,非法垂钓涉嫌犯罪案件2件,收缴非法网具37副,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41人,制止、劝离违规垂钓人员1.2万余人,放生钓获物380余公斤。
在筑牢“禁渔墙”方面,重点推进执法能力建设,建设21套高清AI视频监控点,配置40米趸船、50吨渔政船、执法快艇等装备。建成专职护渔队伍28人,兼职护渔队伍41人,护渔人员24小时值守在岗。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进小区、进市场、进单位”落实常态化宣传,利用楼宇视频、户外LED等宣传政策法规,建立完善涉渔110警情及举报线索信息研判工作机制,营造良好氛围,让长江“十年禁渔”深入人心。
下一步,该区坚持把长江“十年禁渔”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共抓大保护的历史性、标志性、示范性工程来抓,确保长江“十年禁渔”令行禁止、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