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1000多节体育课!这所学校“有秘籍”让学生们爱运动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云钰 首席记者 龙帆
    时间:2023-06-17 18:49:04

    “姿势和步法要调整到位,才能投出好球!”

    6月16日下午4时许,在重庆谢家湾学校的操场上,一场棒球训练正在进行,虽然场上挥汗如雨的小学生只有十岁出头,却个个是棒球好手。在操场的另一边,田径、击剑、抖空竹、滚铁环等多个体育社团正在热火朝天地开展活动,欢笑声此起彼伏。

    ▲重庆谢家湾学校,学生正在进行空竹训练。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我们的体育课不止让孩子们动起来,更是让他们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重庆谢家湾学校相关负责人这样说道。

    1000多节课有“秘笈”

    “我们的体育课不是‘一个口哨一个筐’,我们有‘秘笈’!”谢家湾学校体育学科主任丁伟健介绍,早在2015年该校就编写了全国第一套《小梅花体育丛书》和《小学体育教学建议》,“《小梅花体育丛书》一共6册,为一年级至六年级的1000余节体育课进行系统性设计,将零散的、拼装式的、随意性强的学习内容,按照学生在校生活时序,围绕每一天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等核心问题系统性地体现出来。每一册都包含了基础体育、健康体育、选修体育、专题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正在踢毽子。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对于孩子们喜欢的体育项目,我们会将其编写进丛书中,循序渐进地融入到课堂中。”丁伟健举例说,8年前该校引进棒球、击剑项目,并成立了相应的2个社团。当时只有50余名学生参与学习,但如今,这两项体育运动的覆盖面已经从社团扩展到全校,“体育课有新鲜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让他们充分体会运动的魅力。”

    “此外,该校还设置了‘5+1’体育课,即每个班级每周5节体育课,1节班级特色体育活动,每节体育课60分钟,学生每周课时量达到360分钟,让学生有充分体育锻炼时间。”丁伟健说。

    70余个体育社团成“香饽饽”

    “一年级到四年级我分别报了篮球、足球社团,到五年级发现自己对棒球很感兴趣,加入棒球社团,后来我加入了学校棒球队,六年级时参加全国青少年棒球联赛获得冠军。”该校8年级学生郭俊成说。

    ▲学生正在参加篮球比赛。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学校开设了70余个体育社团活动,其中包括踢跳、网球、羽毛球等普通体育社团,机器人、航模、国际象棋等智力运动社团;拉丁舞、啦啦操等艺术体育社团。”重庆谢家湾学校校长杨静介绍,“孩子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每学年以走班形式自主选择一项体育社团,社团活动在每天课后服务1小时的时间内开展,一个社团一般不超过30人。

    ▲学生正在操场上进行棒球训练。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为了吸引更多孩子参与到体育活动和锻炼中来,该校还根据学生们运动需求,外聘击剑、网球、国际象棋等专业教练为孩子们授课。“体育老师也会根据自身兴趣,与孩子们一同学习,以掌握更多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现在全校50名体育老师都成了‘多面手’了。”杨静说。

    每年50场体育比赛激发竞争意识

    “老师,我们学校的广播体操还没得我奶奶的广场舞好耍,至少她们的舞蹈每月都不一样。”多年前的一天,重庆谢家湾学校一名三年级学生推开校长办公室的门,提出了这样一个“意见”。

    “她的建议立马引发了学校的思考。”副校长陈曦回忆, 于是,一班一年一套的自编操活动就诞生了。“每个班由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创编一套契合班级文化、符合孩子身体发育和运动实际水平的自编操。孩子们全程参与到自编操的创、编、排、练、演的过程中,既有兴趣做操,也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陈曦介绍。作为体育课程和社团的延伸,学校还研发了以自编操为代表的50余个体育专题活动。

    ▲学生正在进行击剑训练。 首席记者 龙帆 摄

    除了丰富的活动外,学校还打造体育运动联赛,激发孩子们的竞争意识。“学校每年体育节要持续两个月,有50余场次比赛。其中,一二年级是长绳联赛,三年级是气排球联赛、四年级是棒球联赛、五年级是篮球联赛、六年级为足球联赛。让同学们都能参加比赛。”谢家湾学校体育教师谢国锐。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该校与优势联盟棒球学院等专业机构合作,让不少学生走上专业运动员的道路,贯通体育特长生的升学渠道和发展通道。

    目前,谢家湾学校不仅得到国家级网球、足球、篮球特色学校的认定,其棒球、击剑等项目也多次获得国家级、市级比赛团体冠军,学校还以突出的教学成就荣获中国教育领域唯一一个中国质量奖。统计数据显示,该校八年级男生平均身高达到171厘米,超过重庆九年级男生平均身高5厘米,中学男生肥胖率低于区域平均水平11.81%。

    主编:匡丽娜 | 编辑:柏云辉 | 校对:袁文蕙 | 审核:何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