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启动仪式现场。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6月15日,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在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凤麟核重庆基地正式揭牌成立。揭牌仪式上还举办了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启动仪式、中子医疗产业项目签约、中子科技与医疗健康创新论坛等系列活动。
▲6月1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子科技与医疗健康创新论坛暨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揭牌仪式活动现场。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是凤麟核集团和西部(重庆)科学城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中子科技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业转化。
“中子科学是核科学技术的基础,人们形象地把中子称为核能系统的‘灵魂’。中子研究也是核能与核技术创新发展的源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核能院院士、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首席科学家吴宜灿说,中子具有穿透力强、对轻元素敏感和成分识别准等突出优势,除了应用于核能,还可以被应用于高精度无损检测、油气与矿藏勘探、肿瘤的精准治疗等领域。
▲吴宜灿。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据介绍,核技术产业自“十三五”被正式纳入国家加强前瞻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万亿蓝海市场有待拓展。吴宜灿院士深耕中子科学领域30余年,在中子理论与软件、强流中子源、先进核能系统等方面取得诸多原创性突破,并于2020年带领凤麟核团队全面开启了中子科技产业转化,自主研发了以“凤麟云”智能核科技软件、“中子光”精密核探测装备、“核电宝”先进核能系统、“麒麟刀”精准放射治疗系统为代表的系列创新技术及产品。
“重庆的科技创新氛围浓厚,政府的创新理念与我们一拍即合。因此,从我们第一次接触到正式签约落户凤麟核重庆基地,仅用了4个月时间。”吴宜灿院士说,凤麟核重庆基地重点聚焦中子科学与核医疗等领域,建设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和中子科技产业园,打造中子科学“关键核心领域科研平台+高端紧缺人才培养平台+产业应用快速转化平台”。
此次揭牌成立的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将依托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有力支持聚变能、先进核裂变能等先进核能系统研发与核技术应用研究,开展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航空航天、工业安全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科学实验。同时,作为中子技术产业应用的试验平台,该研究院将在中子治疗、中子检测、中子制药、新能源、同位素生产、辐照加工等技术研发及应用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当天,超高流强稳态氘氚中子源大型科学装置正式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底建成。
此外,凤麟核还将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百亩中子科技产业园,总投资100亿元,打造千亿级中子科技产业集群。产业园首期将优先启动布局中子医疗、核药物、同位素电池等产业化项目,打破我国高端肿瘤治疗装备及药物等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实现关键核心技术产品自主可控,助力健康中国战略。
▲6月15日,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子科技与医疗健康创新论坛暨中子科学研究院(重庆)揭牌仪式活动现场,中子精准肿瘤治疗系统(中子刀)演示。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正在聚焦生物药、化学药、高端医疗器械为主导的三大重点领域,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和生态圈。”高新开发集团副总经理尹勇表示,以巴福和石板为主的西部(重庆)科学城南部生物医药产业规划区,将打造规模化、集聚化、贯穿“研发—转化—产业化”的生物医药产业“制造三角”。目前,除了凤麟核重庆基地以外,亦度、思拓凡、平安大健康产业园、石板大健康等项目也已启动建设。未来5—10年,西部(重庆)科学城核心区将着力打造承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生命芯谷”。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应红、闫楚良、顾宁,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陈世卿,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左明健,以及来自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科学院、中核集团等单位机构的专家学者,市政府、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知名金融机构等相关负责人百余人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