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重庆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第一天,今年中考考生共计38.28万人,考点485个,考试科目为语文、物理与化学。这三门学科的命题思路是什么?考题有哪些特点?对今后学科教学又有怎样的指导意义?对此,市教委组织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解读。
▲重庆南开中学初中语文老师颜运静对试卷进行解读。记者 云钰 摄

2023 年语文中考命题坚持素养立意,体现五育融合,注重考试的导向作用,为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挥积极作用。
试题精选典范作品和语言材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融入试卷。
两套试题的语料丰富,情境多样,题型灵活,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在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上进行全方位的考查,着力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任务的历练中把知识学活用活。
试卷减少了整卷字数、题量和机械记忆的内容,回归教材;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如汉字诗歌的创写,通过汉字字形、意象来创写诗歌,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能力。例如,阅读题对小说结尾的评价,很好考查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重庆南开中学初中语文老师颜运静认为,今年的语文试题重视教材提炼出来的核心知识,但考查重点不在于知识的识记与复现,而是注重命题的综合性,以情境为载体,强调将知识结构化,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引导考生提升形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知识积累的广阔度与应用的灵活度,着力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知识迁移、分析概括、阅读探究等能力,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材培养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