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中学阶段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专家:着力培养具有内驱力和探索精神的“X”型人才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云钰
    时间:2023-06-12 15:23:48

    6月12日,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育的生态建设路径论坛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举行。来自北京、深圳、江苏、西安、广州、重庆等地的600余名教育专家、学者,围绕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

    ▲中学阶段创新人才培育的生态建设路径论坛在巴蜀中学校举行。记者 云钰 摄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作了《从A型内卷,到A+X冒长》主旨报告。他说,培养创新人才急需构建良好的人才培养生态环境。他提出在大学、中学要构建以点带面的生态建设路径,并分享了从清华大学“钱学森班”到深圳零一学院创新生态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大学、中学贯通培养的路径。

    “当今时代处于从大规模生产的工业社会转向创新驱动的数字智能社会,教育也必须从规模化、标准化的教育模式向创新型、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转变。那些追求全‘A’、关注短期目标、靠外在因素驱动的‘A’型人才,已经不能满足时代需求;而追求远大目标、具有极强内驱力和探索精神的‘X’型人才,是面对未知、创造更多“从0到1”创新的真正所需。”郑泉水说。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原校长王殿军作了题为《创新教育与英才培养》的主旨报告。他围绕中学阶段英才的发现、培养和评价等维度,分别从英才培养的时代呼唤、国际借鉴和本土实践三个角度进行了分享。

    他认为,在拔尖科技人才“苗子”的个性化、有选择的培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任教师培养先行;要以丰富教学为主导,构建重点培养能力的体系;人才培养的丰富性是多样化、有个性、有选择的基础;利用“元宇宙”等技术,突破时间、空间限制,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虚拟教学,提高发现和培养效率。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校长李潇珂分享了近年来该校创新人才培养经验。“我们坚持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为国家输送拔尖创新后备人才为目标,实施了拔尖创新人才高中阶段‘四维六翼’培养体系。”

    李潇珂解释,“四维”指的是高中阶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所需目标的维度,即品格塑造、思维提升、能力培养、身心强健;“六翼”指的是实现拔尖创新人才所需“四维”目标的具体路径,即生涯规划、课程涵养、组织创新、文化浸润、协同育人、评价导向。

    随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校长蒋炎富、西安高新一中副校长刘江涛、深圳明德实验学校(集团)总校长鲁江、云南师范大学附中副校长吴元永分别作了题为《合力·活力·动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机遇与挑战的思考与探索》《消融边界融通未来》《云南师大附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等专题报告。

    主编:匡丽娜 | 编辑:袁文蕙 | 校对:柏云辉 | 审核: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