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定点帮扶云南绿春十年 重庆大学为哈尼族建立“声景数据库”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李志峰
    时间:2023-05-26 18:22:44

    5月26日,“绿春之声”重庆大学定点帮扶绿春十周年文化振兴成果展在该校A区开展,由该校建筑城规学院、美视电影学院联合成立的哈尼声景研究团队首次展示了历经多年收集建立的“声景数据库”,让听众可以通过数字媒体与视听艺术多感官沉浸式感受哈尼族文化的原声生命力。

    ▲听众在现场通过数字媒体沉浸式感受哈尼族文化的原声生命力。重庆大学供图

    从2012年起,重庆大学开始定点帮扶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重庆大学校长助理饶劲松介绍,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书香绿春”计划、青少年素质提升计划、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计划等举措助力绿春文化振兴,先后向绿春直接投入和引进帮扶资金4800余万元,培训基层干部和培训技术人员1.2万余名等。

    展览分为听绿、观绿、传绿、品绿等板块,涵盖哈尼古歌、自然风光、特有物产、文化服饰等各类展品共56件。与其他展览不同的是,场地空间采用3D环绕立体声系统,在变幻的灯光下,8块大屏呈现出不同种类的哈尼族歌曲,表现了不同层次的哈尼古歌韵律之美。

    ▲哈尼族人民演唱民族特色民歌。重庆大学供图

    “声音也是一种遗产。”哈尼声景研究团队主要负责人、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谢辉介绍,2019年至2022年间,团队持续走访了30多个乡镇,录制了10位哈尼古歌传承人与13组传承人团队,其中包括2位国家级、8位省级和州级传承人,收录哈尼古歌70余首,单首古歌时长15-20分钟,并配有丰富的音频、视频数据,如哈尼村落、自然生态、古歌传承人采访及表演等内容,对哈尼古歌的表现形式、流变过程、核心技艺以及传承实践,进行了全面系统地记录。“这是国内首次以声景视角研究哈尼文化,并应用5.1录音技术大规模实地采集哈尼古歌。”谢辉说。

    ▲哈尼声景研究团队收集哈尼族文化的原声。重庆大学供图

    当天下午,重庆大学对口帮扶云南省绿春县消费帮扶馆在东西部(重庆)消费协作中心揭牌开馆。展馆面积近166平方米,展出的农特产品既有绿春天然生态的茶叶、红米、红米线、蜂蜜,还有八角、草果、胡椒等香辛料,木耳、食用菌、笋干等干货。

    主编:李珩 | 编辑:袁文蕙 李语婷(实习) | 校对:柏云辉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