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走近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甘秀妮——护理患者要从“指间”到“心间”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云钰
    时间:2023-05-13 23:12:54

    “不好意思,今天在考试,没接到电话。”5月13日,周六,直到记者多次拨打电话后,才联系上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重医附二院护理部主任甘秀妮,她有些歉意地说。

    说起此次荣获国际护理届最高荣誉南丁格尔奖章,甘秀妮坦言:“是鞭策和激励,也是责任和使命。”

    ▲甘秀妮在教年轻护士护理技巧。受访者供图

    从戴上燕尾帽那刻起,护理工作就镌刻进了她的生命中,41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护理岗位。在她心中,作为护理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临床技能,又要用仁心对待患者,护理患者从“指间”到“心间”,更要有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和默默付出的奉献精神。

    “能感同身受、愿真心付出、尽应尽之责,这就是我心中的南丁格尔精神。”甘秀妮说。

    援鄂医疗队里唯一的“60后”

    “一定要尽全力救治患者并争取零感染”

    “太危险了!我来!”面对一名存在极高感染风险的低营养状态患者,甘秀妮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的语气坚定,挡在了其他队员身前。

    这是怎么回事?时间回到2020年2月,湖北孝感,新冠疫情最要紧的关头,该患者情况危急,急需进行鼻空肠管置管,该项操作需要在超声引导或胃镜直视下进行,可现场条件有限且存在极高的感染风险,这时,甘秀妮选择自己上,对该患者进行徒手盲插。她说:“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救治患者并争取零感染,让我来试试!”

    但戴着双层手套的她无法用指端去感受管道的吸入感,全身防护服包裹的她也没办法用听诊器去判断管路到达不同位置的气过水声,她只能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她沉着、冷静的操作。“成功了!成功了!”甘秀妮一次性盲插成功,令所有人忍不住欢呼起来。最终,这名患者转危为安,康复出院。

    事实上,那时的孝感,新冠疫情严峻,感染人数仅次于武汉,甘秀妮是重庆市第六批援孝感医疗队领队。

    “我每天都会进入红区,要床旁查房、流程梳理、质量督查等。”甘秀妮回忆说,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腰椎间盘突出疼痛加重,她一边吃着止痛药,一边坚持和队友一起布置完善三区两通道,搬运呼吸机等重物。

    “你歇歇吧,太辛苦了!”队员们非常心疼她,因为甘秀妮是医疗队里唯一的“60后”,但她不以为然,依然忙碌在病房。

    最终,她带领团队在孝感累计救治新冠患者485人,其中重症患者182人,开展一人一策多学科联合会诊25次,开展呼吸康复护理累计1191人次,治愈率高达99.1%,创造了队员零感染的奇迹。

    临别时,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长向甘秀妮赠送了一件“限量版”衣服——一件手绘着她画像的防护服,上面写着“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优定乾坤”。“我一直保存着这件衣服,值得一生珍藏。”甘秀妮说。

    在同事眼中,甘秀妮永远都冲在最前面。1985年重庆大溪沟爆炸事故,刚工作3年的甘秀妮冒着再次爆炸的风险参与伤员转运;2003年非典,甘秀妮冲在第一线,筹建医院隔离病区;2008年汶川地震,甘秀妮作为第一批国家抗震救灾医疗队队员参与救援,七天七夜不眠不休;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甘秀妮先后4次逆行,在湖北、上海、重庆三地的新冠定点救治医院及方舱医院奋战132天……自从戴上燕尾帽,甘秀妮就把自己当作一名“战士”,哪里有需要,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创新提出“三全”护理理念

    “既要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也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甘秀妮在给群众送医送药。受访者供图

    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护理工作者,这是甘秀妮思考得最多的事。

    “如果我是一名患者,生了病,情绪肯定也不会好,除了身体的疾病外,需要什么样的照护?”甘秀妮常常换位思考。

    2010年,甘秀妮在医院首次提出了“全人、全程、全心”的护理理念,“全人”即关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全方位需求,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给予全方位照护;“全程”即住院一次、关爱一生;“全心”即用爱心、耐心、精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一开始我还担心理念提出后,有人会质疑,说这是徒增工作、是作秀,但是没想到我的团队、全院上下都大力支持,实践后也得到了患者的点赞。”甘秀妮说,一个患者在给她和团队的感谢信中写到,正是护士们全过程热心、细心、贴心的陪伴,给予了他治疗期间家人般的温暖。

    “既要为患者提供细致入微的服务,也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这是甘秀妮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她还先后引入6S管理、个案管理、叙事护理、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互联网+”护理、ISBAR沟通工具、品质管理工具(QCC)等,不断丰富“三全”护理品牌内涵,帮助责任护士提高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改变患者健康结局。

    在甘秀妮的带领下,重医附二院成为全国首批优质护理重点联系医院,连续4年获得重庆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单位称号,拥有2个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个全国优质护理服务表现突出病房。

    亲自上场示范应急救护技能

    “等我以后退休了,还要专职做培训,直到再也蹲不下去”

    “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护理志愿者,以南丁格尔为榜样,尽己所能,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在2019年的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总队重医附二院分队成立大会上,甘秀妮庄严宣誓,成为了该志愿服务队队长。从此,甘秀妮更忙了。

    “小花(化名),甘阿姨来看你了,要多起来动一动哟。”前不久,在脑瘫患者小花家里,甘秀妮就来到小花家中为她做上门居家护理,而这样的居家护理服务,她已经坚持了30年。

    那时,2岁的小花被确诊为脑瘫,由于家庭情况特殊,家里实在没有多的钱给小花做治疗。得知情况的甘秀妮和护理志愿者团队当即决定轮流为小花提供上门的护理服务,进行家居康复指导。

    数十年如一日。甘秀妮不仅帮助小花进行步态、言语、饮食训练等,还帮助小花母亲掌握了居家康复训练和照护方法。“我们还给小花家里卫生间及过道安置了防滑垫、无障碍扶手,家具也安装了防撞条。”甘秀妮说。

    此外,甘秀妮还牵头组建成立了医院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基地,面向普通社会大众开展“心脑唤醒”应急救护技能培训。每次开展培训,她都会亲自上场示范,有时一天示范按压500多下,不停地蹲下按压,累得腰和膝都直不起来了,她却说,“等我以后退休了,还要专职做培训,直到再也蹲不下去!”

    为更好地服务患者,她还牵头研发了护理志愿服务App,通过手机预约,志愿者团队可提供免费上门康复护理指导、门诊全程陪诊服务,2年来累计服务2万名脆弱人群,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2.4万小时,收到感谢信6000余封。

    主编:李珩 | 编辑:柏云辉 | 校对:何旭 | 审核: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