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2023成渝地区建筑大类六校联合毕业设计中期答辩与学术会议在重庆城市科技学院永川校区举行。来自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和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六所成渝高校建筑大类的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环境设计四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围绕“九龙坡区九龙半岛艺术大湾区城市更新”这一主题,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毕业设计展示。
▲5月7日,学生围绕九龙半岛艺术大湾区城市更新展示设计作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对建筑大类的学生来说,参与城市更新的进程是最好的实践学习。”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赵万民介绍,联合毕业设计可以打破地域和校际间的壁垒,是建筑大类和设计大类学科常用的教学形式,在国内外高校中被广泛采用。从去年开始,西南民族大学和重庆交通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四所高校建筑大类毕业生,就围绕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改造开展了联合毕业设计探索,今年该活动又新增了四川大学和西南大学。
▲5月7日,学生围绕九龙半岛艺术大湾区城市更新展示设计作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今年的两地六校联合毕业设计聚焦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以及重庆发电厂片区,要求毕业生们以多元角度诠释艺术介入城市更新的构想。
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六所高校毕业生提供的15项课题设计中,既有城市规划的宏观尺度,也有细致景观打造的巧妙构想。例如,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风景园林系学生向婷艺、何月新的设计便让人耳目一新。两人经过前期对黄桷坪片区现状和发展短板的调研分析,制定了基于针灸理念下“四针措施”——首先“定穴位”,重塑该片区的景观格局、空间格局和文化格局。其次“通经络”,以空间通脉计划和文化复兴脉络计划,创造出宜人的亲水岸线特色空间,实现文化景观的新旧融合。最后,以“辩症调理”和“渐进统一”为原则,修复消落带空间,打造面状文化特色,构建场地文化平台,植入城市智慧系统,打造城市文化IP,扩大城市影响力。
▲5月7日,学生围绕九龙半岛艺术大湾区城市更新展示设计作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我们期待未来的黄桷坪片区,既有工业遗产景观的人文历史遗址,又有怡然自得的自然滨水环境,还有老旧街巷融入了智慧城市服务改造后的智汇社区。”最后,两人描绘了设计的蓝图。
再如西南大学学生团队提出,为老旧社区空间景观注入新生活力。重庆交通大学学生团队为重庆美术公园工业遗产提出更新设计,将艺术家工坊、市集置入新生建筑中,与老建筑相融合,使得建筑更加灵活多样,成为集艺术、文化、工业相融合的综合体。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团队以“鱼游九渡”理念,对九龙半岛九渡口滨水景观设计提出构想,希望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段,恢复渡口生态、复兴渡口文化,让来到九渡口的人们可以在这个生态乐园、艺术乐园中体验畅游水中的快乐。
▲5月7日,学生围绕九龙半岛艺术大湾区城市更新展示设计作品。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据悉,本月下旬至6月上旬期间,我市还将举办“2023成渝地区建筑大类六校联合毕业设计终期答辩和学术展览活动”。接下来,两地高校将围绕“西南山地人居环境”这一内容,在成都、重庆两地选题,让两地建筑大类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