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街道规建办的崔燕,向大家汇报城市品质提升办理进展和成效。”
“我是双桐路社区干部樊莹,向各位居民报一报2022年外立面整治工作的细账。”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下一步怎么干?群众居民说了算。5月5日,渝北区回兴街道举行民生实事报账会,向社区群众及部分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介绍2022年度十类民生实事办理情况,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通过网络直播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5月5日,渝北区回兴街道相关科室和社区干部走进社区向群众报民生实事帐,群众现场进行评议。受访单位供图
民生细账报进展成效
“民生项目千头万绪,今天我就从凯歌三支路小区人行道树木修枝说起吧。”现场,回兴街道规划建设管理环保办公室工作人员崔燕第一个上场“报账”:
一年来,回兴街道共修补人行道2400余平方米,修护破损外立面5100余平方米,补栽地被、灌木3000余平方米,更换井盖400个,修剪行道树230颗,更换便民座椅60套……
▲5月5日,渝北区回兴街道相关科室和社区干部走进社区向群众报民生实事帐,当地区人大代表现场公布民生实事办理测评结果。受访单位供图
崔燕说具体举措、讲实际成效、报民生细账。从野蛮生长的大树修整到背街小巷颜值提升,从人行道修补、井盖更换到便民座椅安装、占道经营整治,她一一道来,讲清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答好高品质生活“时代答卷”的进展和打算。
细账报出来,居民有什么感受和建议?群众们踊跃发言:“社区的精细化管理我感受最深,我们小区外立面破损,大家反映后很快就修好了。”
“今年能不能把东路安置房B栋背街的树枝也休整一下?”有居民现场反映情况。工作人员当即回应:“我们会后立即现场查看,符合条件就马上办。”
▲5月5日,渝北区回兴街道相关科室和社区干部走进社区向群众报民生实事帐。受访单位供图
这样的民生实事报账会,获得了现场居民一致认可。大家纷纷表示,当面报账细说进展、畅谈变化、理清思路,群众眼见为实、有话就说,报账会办得好、办得实。
民生实事“由民做主”
90多分钟的报账会,10位街道科室和社区工作人员依次上台,汇报便民服务阵地建设、增设公共文体设施、房屋外立面和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养老和残疾人便民服务、老旧住宅增设电梯等的办理情况,现场接受群众评议,听取居民意见建议。
回兴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雪梅介绍,当地自2019年起推行民生实事报账会机制,按照“社会呼声高、街道可执行、人大可监督”原则,由人大代表投票筛选最急需、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项目。四年来,回兴街道累计投入3762万元办理130件民生实事。目前街道财政支出80%用于民生项目。
“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民生实事办理程序规范,措施有力,成效明显。”报账结束后,渝北区人大回兴街道工委主任聂爽代表辖区18名区人大代表,现场报告了民生实事代表票选、监督的履职情况及民生实事办理绩效的评价。
▲5月5日,渝北区回兴街道相关科室和社区干部走进社区向群众报民生实事帐,群众现场进行评议。受访单位供图
据介绍,当地围绕“群众提、代表选、政府办、人大评”思路,通过人大代表走访接访、视察调研,征集39个初选项目,再由区人大代表回兴小组票选出十类25项民生实事。人大街道工委根据代表履职能力和意愿,明确项目跟踪代表、一对一助推等方式共同推进。民生实事办理结束后,人大街道工委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综合全体代表意见形成评价。
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具体
按照相关要求,报帐单位结合项目推进和完成情况,通过图文演示、讲故事、短视频等形式,清晰展示实事效果。今年的报账会还首次开通网络直播。
龙石路社区居民张术琼第一次参加报账会,感到很稀奇。她说:“报账让居民切身感受到变化,虽然有些不能一下子就解决,但至少看到有方向、有打算,我们很满意,希望一直坚持下去。”
“让群众切实有感,就要报实账、细账,更要认真听取建议和代表评议。”双桐路社区工作人员樊莹说,上台报账、院坝会开放式评议和网络直播,让社区干部直面群众和代表,既是露脸机会,也是考验服务意识、提升素质能力的关口。
2019年,渝北区人大常委会出台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办法,构建民生实事项目“票决确定-跟踪督办-成效测评”闭环工作机制,推进民生实事从“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转变。随后,全区30个镇街陆续出台制度,实现区、镇街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票选)工作全覆盖。
“这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生动实践。”渝北区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民生实事票决、报账机制,拉进了党委、政府和群众的联系,在锻炼基层干部、充分发挥代表作用的同时,更激发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具体、更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