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小学数学课怎么上?重庆开了一场专题研讨会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云钰
    时间:2023-04-14 20:20:39

    如何高质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4月13日,由重庆市教科院主办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主题式数学课程开发与教学实践研究”——《主题式数学课程》之“数学与思想方法”专题研讨会在巴南巴蜀实验小学校召开。来自我市的教育专家、全市38个区县的小学数学教研员、骨干教师400余人围绕“主题式数学课程”的理念、方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交流。

    ▲专题研讨会现场,“数学与思想方法”教学。

    据了解,《主题式数学课程》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和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主题整合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凝结了来自市区教研员,甘肃、陕西和重庆的9所项目实验学校骨干教师的智慧结晶。

    研讨会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课例研讨、项目实验学校研讨等环节。

    “小学数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的核心素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万礼修分享说,主题式数学课程就是要把数学与文化、科学、游戏、旅游、节日等不同领域主题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用主题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提高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万礼修认为,主题式学习评价与常规的评价具有较大的差异,要关注学生对主题情境的理解,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操作、思考、交流和创意等方面的表现,关注学习过程形成的作品、报告等物化成果。

    在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看来,跨学科主题式的学习就是为了强化学科与学科的相互关联,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在主题报告环节,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数学教育系主任叶志强以《数学思想与小学数学教学》为题作了精彩演讲。他以“0”是不是自然数、什么是自然数为切入点,介绍了公理化的数学思想的概念,提出“公理构成了数学体系的基础”的观点,指出公理化思想为数学研究和数学教育提供了统一框架,使得数学推理更加准确、严谨。

    ▲专家进行主题报告。

    “公理化思想有助于师生建立数学概念体系,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叶志强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淡化形式、注重实质,用公理化的数学思想理解小学数学知识。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初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博士、研究员康世刚在作《课程标准(2022)与主题学习》主题报告时指出,主题式数学课程其实是为学生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课程标准,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创造学习空间。

    “要让学生体会数学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康世刚说。

    活动上,作为《主题式数学课程》的项目实验学校,重庆巴南巴蜀实验小学校、重庆市大足区龙岗第一小学校、甘肃省临洮县第二实验小学校还进行了经验交流。“在两年的实践过程中,主题式数学课程丰富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学生在艺术、科技、文化学科等各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重庆市巴蜀小学副校长、巴南巴蜀小学分管校长郭娅娟说。

    主编:李珩 | 编辑:袁文惠 李语婷(实习)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