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县龙田乡仓房村地处大巴山腹地,群山莽莽,沟壑纵横。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了当地发展滞后,上世纪80年代以前,村里九成以上的村民都是文盲,仓房村被称为“愚人村”。
▲陈申福。记者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陈申福是村里第一位高中生,毕业后,便在外面打工,但每每想起在仓房上学的情景,他就忍不住为村里的孩子担心。1984年,最后一位老师因条件艰苦离开仓房小学,陈申福听说后,毅然返乡,成为仓房小学唯一的老师,“老师留不住?那我来当老师!”陈申福满脸坚毅。
早上8点,陈申福准时开始为学生们上课,所有科目都由他一个人教授;中午,他到厨房为孩子们做饭;晚上放学后,他一个人留下来批改作业。
然而,在陈申福刚刚“上任”的那个秋天,便遇到了“拦路虎”,由于原有代课老师水平实在有限,学校里12名学生在百分制的考试中,平均成绩只有12.5分。
困难没有让陈申福丧失信心,反而激起了他的斗志,他起早贪黑认真备课,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制定教学计划,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成绩大幅上升,最低成绩都有68.5分,最高成绩达到了90多分。
陈申福“一炮走红”,看到如此“优异”的成绩,原来让孩子在家做农活的村民纷纷将孩子送来读书,学校的学生一下子达到了60多人。
学生多了,原本略显空荡的教室变得异常拥挤,黑压压的一片。陈申福说,家长愿意把孩子送来,是对他的信任,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但他相信自己能行。
但那时家家户户都很穷,家中孩子多的,仅书本费就得好几块,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60多个学生有一半缴不起书本费。
“没钱就买不回来书本,学生就没法开展正常的学习,课程进度也跟不上,学生肯定考不好。”这急坏了陈申福,于是他回家把来年要用来当种子的六七十斤黄豆卖了,再赶到书店买好书本,第二天一早就发到了学生手上。
改革开放后,村民大多想的是外出卖力打工挣钱,对读书不太重视。邓光友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家庭贫困,一家四兄弟没有一人读书。
陈申福想方设法为他们垫上学费,四兄弟入了学,可两个月后,四兄弟就集体辍学,其中两兄弟跟父亲出门打工,另外两兄弟跟着母亲在家里种地。
从那以后,陈申福开始了密集的家访,不厌其烦地给村民做思想工作。
在他的劝说下,大部分村民慢慢转变了观念,支持孩子们上学。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中生、大学生走出仓房、改变命运,村民们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大家意识到只有读书才能断掉穷根。
现在的仓房村,家长把孩子送到龙田乡中心小学、县城学校甚至是重庆更好的学校读书,老旧的落后思想已经一去不复返。
39年来,陈申福教了300多名学生,其中有190名初中生、65名高中生、46名大学生,成为“愚人村”的摘帽人。2019年,已到退休年龄的陈申福申请返聘,继续坚守这座乡村小学。
2022年6月,63岁的陈申福送走了仓房村最后一批适龄学生,想着终于可以休息下时,又听说长茅小学的老师退休了,他便主动向教委申请,调到长茅小学任教。
陈申福说,支持他留下来的理由很简单,“只要我现在身体允许,我就继续教下去!为学生付出,我认为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