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巴南盘活利用闲置资产 “巴县老院子”成文旅“金牌子”
    重庆日报客户端 首席记者 陈维灯
    时间:2023-03-22 16:35:34

    白墙青瓦、雕花门窗、竹林掩映、书香茶韵、湖光山色……春分时节,巴南区南彭街道的朱家大院·学苑书院内外景色宜人,庭院间古朴清幽。

    3月22日,“巴县老院子”新闻推介会就在这雅致、静谧的环境中举行,巴南区也正式对外发布“巴县老院子”文旅品牌。

    巴南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万耀东介绍,和朱家大院一样,许多白墙青瓦、雕花门窗、沧桑石梯的“巴县老院子”在保护优先、活化利用原则下,经过统计和梳理,保护和修缮,正日益成为巴南区文旅融合发展的“金牌子”,让人们在一砖一瓦、一花一木之间感受厚重的历史背景、浓郁的人文气息、深度的互动体验和温暖的乡愁回忆。

    巴南分布明清遗存古建筑200余处

    巴南的前身是千年历史名邑巴县,早在5000年前,巴人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悠久而辉煌的历史。

    作为重庆唯一以“巴”命名的区,巴南是巴国、巴郡、巴县历史的传承地,是巴渝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地处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的巴县,水运畅达,陆路密布,自古就是川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中枢。

    随着商贸日渐兴盛、大规模的移民迁徙来此,巴县的商业更加活跃、发达,出现了一座座精致、富裕的民居大院:木洞古镇的黄家大院,有悬山式小青瓦屋顶、穿斗式木构架、八字朝门,“寿”字形瓦雕和门窗雕花精美无比;天星寺镇芙蓉村的别花山房,融合了江南元素的马头墙、风火墙建筑风格,又结合川渝地区穿斗房结构,其石门、石刻、石雕突出而独特;石龙镇的覃家大院,木板壁雕刻栩栩如生,镂空窗花,装饰福禄寿喜、福寿八仙、人物故事,富含人文底蕴及生活情趣……

    ▲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的“别花山房”民宿由农房改建而成。通讯员 郑彬 摄

    万耀东介绍,巴南区将这些具有巴渝风格、巴县传统、巴南特色的,具有较高建筑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传统院落,统一命名为“巴县老院子”,并将其作为文旅品牌进行打造、正式推出。

    “巴南分布着明清遗存古建筑200余处。其中,以杨沧白故居为代表的名人故(旧)居约30处,以彭氏民居、覃家大院、朱家大院为代表的民居大院约150处,以万寿宫、一品殿为代表的宗教场所院子约20处,在数量上和保存完好程度上均位于全市前列。”万耀东介绍,“巴县老院子”大多呈现“口”字形、“日”字形、“器”字形的四合院布局,无论是单体院落还是个体建筑都占地面积较大,凝聚了老巴县古代各阶层人民的智慧和才能,是老巴县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产物。

    编制计划保护、修缮和传承老院子

    如何守护、利用好这些独特而珍贵的老院子,保护、传承巴渝优秀文化遗产,成为“十四五”期间巴南文旅事业和产业发展的核心。

    为此,巴南区专门召开专家研讨会,明确提出巴县老院子是具有巴渝风格、巴县传统和巴南特色的传统院落,对全区符合“巴县老院子”特征和属性的建筑进行了统计和梳理,保护、修缮了一批老院子。

    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村的彭氏民居,是目前重庆主城区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清代民居建筑之一,始建于清道光二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村的“巴县老院子”彭氏民居。受访者供图

    彭氏民居坐东向西,共有大小天井12个,房屋77间,由前、中、后三个厅、10个回廊式四合院组成。它既是重庆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建筑,也是巴渝庄园群落中最为精美的一笔。

    如今,经过修缮后的彭氏民居已对外开放。院落间,一柱一棂间蕴含的艺术价值,一砖一瓦中隐藏的历史密码,让人百读不厌。

    2022年9月,位于巴南区木洞镇的杨沧白故居文物建筑保养及展陈提升工作全面完工并对广大市民免费开放。

    ▲位于巴南区木洞镇的“巴县老院子”杨沧白故居。受访者供图

    保养提升后的杨沧白故居,换上了漂亮的“新衣裳”,南北房之间以条石砌成天井,除南房明间外均为两层,穿斗式悬山顶,小青瓦屋面,红色灯笼点缀在屋檐间,别有一番韵味。

    “巴南区还按照老院子的分布情况,编制了三年发展计划,大力推进以木洞镇、二圣镇、天星寺镇等片区为重点的老院子保护建设工程。”万耀东介绍,为保障项目合规建设,巴南区文化旅游委联合区农业农村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拟制了《关于加强“巴县老院子”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在用地审批、房屋建筑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消防技术标准等政策受限方向取得突破。

    活化利用推出文旅IP

    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花房村的“花房筑·明院”,原是村民赵玲家闲置了十几年的农房,长期无人居住、杂草丛生。

    ▲位于巴南区天星寺镇的“花房筑·明院”民宿由农房改建而成。通讯员 郑华权 摄

    2019年,她将老房子折算入股,交由合作的设计策划公司经营。该公司改造这处老院子时,保留了土坯墙、老木梁,新增了现代化住宿设施,让破败老农房迎来新生。

    如今,旧石板铺就的院坝里,一座座竹亭村舍掩映在蓝天绿树之间;房间里有可以仰望星空的天窗,有供孩童们玩闹的滑梯,有藏于房间深处的酒窖……

    独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游客的青睐,开业以来生意越来越好,“周末要想来住上一晚,得提前一两周预订才行。”该公司负责人说。

    为了盘活更多闲置荒废的老院子,巴南区采取直接出租、入股经营和权益自愿退出等宅基地盘活利用方式,推动民宿业发展,同时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目前,巴南已完成全区老院子资源调查摸底,共收集具备开发价值的“巴县老院子”80余处,计划分三年对其进行多渠道活化利用,促进民宿产业提质增效。

    “我们融合公共文化服务、非遗保护传承、文旅互动体验等特色文旅休闲项目,将老院子逐步对外界开放。”万耀东介绍,如今,以杨沧白故居、彭氏民居、黄家大院、别花山房、花房筑·明院、朱家大院·学苑书院、五斗丘小院、十全堂、花境院子和覃家大院为典型代表的老院子,带着唯美雅致的身姿和充满魅力的文化内涵惊艳亮相。

    ▲位于巴南区石龙镇的“巴县老院子”覃家大院。通讯员 郑彬 摄

    其中,有以杨沧白故居、彭氏民居等为代表的,通过展陈形式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老院子;有以朱家大院·学苑书院为代表的,融合图书、艺术、剧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老院子;还有以别花山房、花房筑·明院等为代表的精品民宿类老院子。

    同时,巴南区举办了“巴县老院子”区域公共文化品牌LOGO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600余人参赛,收到作品614份,正式推出“巴县老院子”文旅IP,获得“巴县老院子”商标专用权;制作专题宣传片,开展线上+线下媒体宣传,让更多市民认识“巴县老院子”、走进“巴县老院子”。

    编辑:柏云辉 | 审核:马京川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