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小学生为了游戏账号泄露班级微信群 不法分子混入后冒充老师收“资料费”
    重庆日报客户端 记者 张亦筑
    时间:2023-03-20 22:26:21

    3月20日,重庆日报记者获悉,日前一起不法分子混入小学生班级群后,冒充老师收“资料费”的案件发生。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3月11日,重庆高新区含谷镇某小学的学生家长宗先生打电话报警,称有人在学校班级微信群里冒充老师骗钱。随后,宗先生又来到重庆高新区公安分局含谷派出所,民警向他询问了详细情况。

    原来,当天中午11时许,小宗同学的“英语老师”突然在班级微信群里发布消息,称学校需要收取资料费,让各位家长以发红包的方式预交198元。

    随即,微信群内陆续有学生家长发出红包,宗先生也是其中之一。不过,他的妻子感觉情况不对,于是打电话向班主任询问情况。没想到的是,她被告知学校并没有发布通知,没有该收费项目,于是宗先生立马反应过来是被骗了,并赶紧在微信群内阻止其他家长再发红包。这个“英语老师”见行迹败露,赶紧退了群。

    据统计,该微信群内共有7位学生家长发出红包,合计被骗1386元。

    ▲不法分子假扮“英语老师”在班级群中行骗。受访单位供图

    ▲家长和老师发现异常。受访单位供图

    那么,不法分子是怎么进到这个微信群的呢?后经询问核实发现,原来,班上一名姓范的同学在玩游戏时,认识一位网友,称可以给他一个高价值的游戏账号,但需要小范同学提供班级微信群的二维码来交换。

    ▲骗子向小范索要班级群二维码。受访单位供图

    “我只是想要一个游戏账号,也不知道会让叔叔阿姨们受骗……”事后小范同学懊悔地说,为了得到高价值的游戏账号,小范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班级微信群的二维码截图给了对方。于是,3月11日中午,3个陌生账号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了微信群,其中一个账号把自己的头像和账号名称“复制”成了英语老师的信息,并在群中发消息称收取资料费。有几位家长未核实清楚情况就直接发了红包,导致财产损失。

    警方提醒,广大家长和同学切不要私自泄露班级群的信息,群管理员最好设置进群审核功能,凡是群里涉及到交费、收款、收集个人信息等事件,家长一定要打电话向老师核实清楚情况,避免上当受骗。

    主编:匡丽娜 | 编辑:罗建军 | 审核:隆梅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