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红色资源“亮出来” 红色文化“热起来” 红色号角激荡平湖两岸
    看万州客户端
    时间:2023-03-14 08:46:20

    山的不朽,塑造了五千年的锦绣;水的灵动,流出了五千年的声威。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让红色成为中国的“国色”。

    当东升的太阳跃出平湖的碧波,万州,这座依山傍水的城市,延续五千年来的文化积淀,用“国色”续写锦绣和声威,随一江碧水源远流长。

    依托红色阵地 吹响文化传承“红色号角”

    万州,浸润着长江的滋养,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等多种文化在这里交融荟萃,沉淀为平湖万州独有的文化基因,根植于城市的肌体。

    在风景秀丽的万州太白岩下,在苍松翠柏的环抱中,万州革命烈士陵园中长眠着5000余名烈士。

    每逢重大节日,市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前来瞻仰、祭奠,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教育活动。一次次虔诚的祭奠,一段段难忘的回忆,一次次深刻的教育……让红色基因深深地嵌入每个人的骨子里和灵魂里。

    据介绍,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在2016年被纳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现已成为渝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最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年均参观量达50万人次。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三月时节,在万州西山公园里,绿荫深深,鸟鸣啾啾,鲜花绽放,美不胜收。这座青葱苍翠的公园已历经90余载岁月洗礼,园内保留的万县大轰炸白骨塔、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库里申科烈士墓园等抗战遗址,为西山公园注入了丰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底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瞻仰、悼念。

    不管是革命烈士陵园,还是西山公园,这只是万州“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先烈力量”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万州着力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工作,对西山抗战遗址群、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观音阁、六角亭、吴体珂烈士墓园等近10处革命文物点实施修缮保护,对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实施展览提升。并利用滨江环湖核心区域,建设江竹筠生平事迹及下川东革命历史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江竹筠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和下川东革命先辈们不屈的斗争历程,成为万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

    目前,全区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处、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处、其他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9处。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2处,其中,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进一步发扬红色教育主阵地作用,在万州合力奏响一曲动人的红色凯歌。

    “农文旅教”融合 打造红色旅游“新样板”

    三月春日,阳光点点,红杏灼灼。记者来到万州甘宁镇新农村3组,迎着暖暖的春风,穿过竹林掩映的小径,终于见到了已对外开放的何其芳故居。

    青砖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这不是记忆中的江南,却胜似江南。何其芳故居建筑风格为渝东地区清代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整体为二进式三院横向合院布局,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东西两个大型四合院构成。踏进故居内,宽阔整洁的庭院、新砌的条石小径、屋窗上的精致雕花一一呈现,古朴而雅致的文化韵味扑面而来。

    “由于诸多因素,何其芳故居遭到了损坏,建筑破损严重,院内多处地方只剩下残垣断壁。”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开始,为了恢复故居原貌,万州启动了何其芳故居修缮工程,经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如今已完成修缮并对外开放。

    何其芳故居的陈列布展充分利用文物建筑的房屋格局,以《芝兰其芳——何其芳生平展》为核心内容,通过241件实物展品、详实的文字、丰富的图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何其芳的生平事迹与艺术成就。

    “我们在陈列布展之时,充分发挥何其芳故居缅怀先贤、教化后人的教育功能,进一步加强我区革命文物资源的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利用,全力打造出以革命文物资源助力乡村振兴的‘万州样板’。”该负责人表示,通过把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同推进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方式,还将适时举办丰富多彩的非遗研学活动,让青少年在参与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传承红色精神,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把何其芳故居打造成万州一张弥足珍贵的文化旅游名片。

    事实上,近些年万州在串联红色资源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始终坚持“以农促旅、以旅带农、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依托甘宁镇辖区内的大瀑布、同鑫蔬菜大观园、奇芳花谷、何其芳故居、古树别院民宿群落等,推出“三基地”“三展陈”“一联线”等精品红色研学线路,不断盘活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全域旅游新样板。真正让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每一堂传统课堂,都是鲜活的教材。

    区域联动联盟 让红色文化“热起来”

    “大家好!欢迎来到全国唯一一座为纪念三峡工程百万移民而修建的专题性纪念馆,它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在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每逢节假日、寒暑假,都活跃着一群“小小讲解员”。他们会“定期上岗”,在纪念馆为游客引导、讲解,成为该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宣传教育是纪念馆工作的灵魂,也是纪念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近年来,万州充分发挥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作为红色基因库单位的宣教平台优势,依托当地独特的红色资源,精雕细琢革命展览讲解,深入挖掘革命先辈和先进人物事迹,用心用情讲好红色故事。通过开展听一场红色讲解、上一堂红色党课、重温一遍入党誓词、读一本红色书籍等特色活动,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

    据了解,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已入选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市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全国“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路线”;持续深入机关、镇乡、学校、企业开展“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三峡移民精神巡展”,并在渝中、万盛、永川等地联动展出,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

    深入发掘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功能,是培育新的民族精神的现实需要。接下来,万州将探索区际联线,加强红色旅游的区域协作,联动万达开、万开云、渝东北等地区建设红色旅游发展联盟,打通渝东北红色文化传承路径,提升红色旅游内涵品质,把红色资源“亮出来”,让红色文化“热起来”。

    编辑:柏云辉 | 审核: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