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我市已全面建成“四级林长+网格护林员”责任体系,市、区、街道(乡镇)、村(社区)分级设立林长,市级林长累计带头巡林58人次,带动各级林长巡林近100万人次。
重庆森林资源丰富,截至2022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5.04%,森林蓄积量增加到2.5亿立方米。为了守护好山林生态,我市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林长制,建立起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森林资源保护长效机制,累计落实14984名林长和34562名基层网格护林员常态化巡山护林。
林长制不是“挂名制”,而是“责任山”。去年5月,我市印发了《重庆市林长制督查考核实施办法》,明确了林长制督查考核的主要内容及考核方式,建立林长制督查考核全过程评价体系,累计清理排查整改森林资源“四乱”问题3214件。
为强化融合发力和督促责任落实,我市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司法与林业监管执法协作,有效推动了依法治林管林护林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全市办理涉林公益诉讼案件71件,全市法院共受理涉林一审案件600余件。
与此同时,我市还深度融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起“智慧林长”云平台,打通了森林防火、林业资源调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治)、自然保护地管理、天保巡护管理系统等现有林业系统的数据壁垒,不断提升林长“智治”能力。
目前,我市各地已陆续接入“智慧林长”云平台,智能摄像头、传感器等覆盖了铁山坪、照母山、仙女山、茶山竹海等重点林区的核心森林7万余亩,实现有效监测带近450公里,提升了森林监管保护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