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经开智造”系列报道 ① |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 打造创新生力军
    时间:2023-07-25 16:39:19

    【开栏语】

    一个个重点项目建设紧锣密鼓,一批批重大投资项目签约落地,一片片创新产业集群不断聚集……建设新重庆,经开新出发。6月5日,重庆市召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庆经开区依托扎实的产业基础,迭代升级制造业产业结构,在新一轮现代制造业发展中占得先机。

    新智造,夯实制造立区根基;新质变,驱动科技创新新引擎;新志向,五年再造一个工业。今日起,重庆日报将推出“经开智造”系列报道,聚焦重庆经开区科创产业中的企业、人才、成果,通过走近关键节点、走近创新现场、走近创新未来,看见人才、成果等实力、潜力,感知重庆经开区的高能级科创新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引领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全市三大高能级创新平台之一,重庆经开区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如今这里聚集了大批术业有专攻、极富创造力,并能在细分领域呼风唤雨的“隐形冠军”。以工业制冷设备行业为例,有企业展现出“鲲鹏之志”,或是花费十余年打磨一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或是研发出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利器,打破国外垄断,实现“零突破”。

    迪马工业:深耕应急领域,做中国专用车领军者

    在重庆迪马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迪马”)的车间里,轰鸣声不断,应急通信车、防弹车、消防机器人等多条生产线,均在满负荷生产。其中智能消防机器人,作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智能化应急救援设备,其新型履带底盘系统能够翻越复杂地形,自带的红外线探头让炮口可根据情况摆动灭火,通过app远程操控还可自动脱去消防水带,避免了消防战士近身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去年,迪马研发生产的5G通信基站车,还应用在卡塔尔世界杯现场,保障直播信号满格。2022年冬奥会、神舟十三号返回地球现场等场景,都有它的身影。

    这家工业企业凭借不断地创新突破,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产品远销亚洲、非洲、美洲、欧洲等34个国家和地区。防弹运钞车市场占有率连续20余年位居行业第一,通信指挥车占据了全国领域70%市场,应急通讯指挥车多年市场占有率第一……

    作为获得重庆市“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国家“两化融合” 贯标企业,迪马工业深耕应急领域,紧跟时代步伐,成立了重庆市特种应急装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从过去单一专用车的领导者提升成为应急管理平台服务商,逐步实现了制造专业化、智能化、数字化等一系列重大突破,成为应急装备智能制造行业领军者。未来,迪马工业将继续以科技、品质为驱动,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新能源技术能力,为社会创造安心幸福的未来。

    美的通用:打破外资垄断,实现离心机的国产梦

    一台磁悬浮压缩机,从研发设计,到成功打入市场,需要多长时间?

    5年!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简称“美的通用”)于2015年开始,结合自身在离心压缩机上的技术沉淀,打造上百人的磁悬浮技术专业攻关团队,于2019年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磁悬浮压缩机,打破磁悬浮核心技术长期被外资垄断的历史。

    通过近五年数代产品的迭代优化升级,相继推出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司南”系列和“鲲禹”品牌,为基建、轨道交通、工商服务、农林牧渔等行业提供了节能高效且高性价比的磁悬浮制冷主机,实现了我国从制冷大国向制冷强国的转变。

    “鲲禹”通过悬浮技术平台打出了“技术+算法”的科技组合拳突破了核心科技。在算法方面,鲲禹首创自发电模式,即使遭遇突然断电,也能在10毫秒内检测出电压跌落,并自主切换为发电机模式;在技术方面,鲲禹配置了永磁同步电机技术采用“异性相吸,同性相斥”原理,使悬浮运行零摩擦,推动空调效率直线飙升即使是大型场所也能迅速降温。

    从跟随者、到引领者,从引入模仿、到自主创新,这一系列核心技术的背后,是来自美的通用一直坚守的“匠造精神”。

    2023年,该公司的离心机产销量将达到2200台,作为以生产大型中央空调产品为主的智能制造企业,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始终坚持科技研发为先,强化创新基因,努力打破壁垒,紧跟节能降碳和市场转型的速度,让世界看到中国“智造”的力量。

    远达催化剂:低碳赋能,催生绿色生产的“供血系统”

    作为环保设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国家电投集团远达环保催化剂有限公司(简称“远达催化剂”)主要从事烟气脱硝催化剂的设计、生产、销售、研发、再生、回收和烟气脱硝技术改造、脱硝系统性能检测等业务,是目前全球催化剂产业链涵盖最全的专业生产厂商。

    2022年9月,远达催化剂公司专利《耐磨损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公司自成立以来,开发了16孔、20孔、25孔至55孔等差异化、特效性、多孔型催化剂,其中20孔催化剂被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催化剂再生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在深耕细作催化剂传统业务产品及服务的同时,远达催化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拓展创新赛道,全面推进光伏、风电、环境监测、固危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项目。通过实施风机叶片和废旧锂电池回收及资源化利用,开展污水处理厂碳源生产开发,扩大水质、土壤监测能力等各项举措,积极践行国家电投集团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企业走上“智慧+”“绿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目前,该公司正在开展南岸区餐饮类油烟检测、南岸区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监测,守护“碧水蓝天”。

    是助力者,是守卫者,更是践行的排头兵。2022年,远达环保打造了全市首个“低碳工业园”示范项目,全年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4500吨,相当于种植90万棵树。其中,作为全国首套应用于低碳工厂的小型超低浓度碳捕集系统,二氧化碳年捕集量可达153吨。

    面向未来,远达催化剂将继续担当好秉持重庆经开区节能环保版块中龙头企业这一角色,持续深化绿色发展战略,深耕综合智慧能源领域,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重庆经开区最高时以全市0.3%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市1/15的工业产值,陆续取得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经开智造”正代表着“重庆智造”。

    在重庆经开区一批深耕专业领域,聚焦科技赋能、数字赋能、绿色赋能的企业,成为被追逐的“行业新星”,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力量。未来,重庆经开区将持续以打造高能级科创新平台为重点,以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支撑,以引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为引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杨晨)

    主编:胡东强 | 编辑:盛志信 | 校对:陈磊 | 审核:屈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