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是文明的基础,也是事物良好运行的准则,有一种美叫做井然有序,当一座城市环境整洁、交通畅通、邻里友好,由此形成的秩序感令人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规矩成方圆,文明始于行。近年来,南川区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为抓手,积极引导人人共建、人人共享,从身边小事做起,践行文明条例,共同涵养文明风气,守护文明之花,享受文明成果。
优化公共秩序 提升生活品质
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也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
▲特警夜间开展巡逻
近年来,南川区公安局扎实推进平安南川建设,科学调配警力,加强党政联动、警种联控、武警联勤、警民联防“四联”巡逻防控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屯点巡线控面和“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在西城“夜猫子”、东城“红袖标”的基础上创新开展乡镇“警情帮帮队”、东街夜市“平安东城”巡逻队等特色警务巡逻,乡镇街道同步启动联勤联动巡防,构建立体化、全覆盖巡防网络。
此外,针对重点区域开展巡逻防控、人员盘查、安全宣传,最大限度提高见警率、管事率和震慑力,确保巡逻无盲区、无死角,有效过滤辖区内的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挤压违法犯罪空间,优化公共秩序,不断增强市民的安全感。
规范交通秩序 优化出行环境
安全有序、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体现。
▲城区整齐停放的车辆
该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加强文明交通劝导力度,系统培训文明交通劝导员,要求劝导员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敢于劝导、文明劝导、依法劝导,引导市民文明行路、文明乘车、文明驾车,养成“车让人 人遵规”的文明习惯。
“柔性执法”打头阵,“刚性执法”也不能缺位,加大执法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是优化交通秩序的重要举措。对此,该区公安局成立城区交通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定岗、定人、定路段、定时段、定目标、定奖惩,在城区重点区域、路口开展整治活动,加强部门协同,科学组织勤务,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违法调头、无牌无证、货车入城、逆向行驶等扰乱交通秩序的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城区交通秩序管理,优化出行环境,努力营造安全、文明、畅通的交通环境。
聚焦党建引领 赋能社会治理
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关键在党,重心在街乡社区,根本在于创新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紧密结合的方法路径。
▲南川区城市管理局设置瓜果临时销售点
坚持党建引领,提高治理效能,增加居民幸福感是龙济桥社区进行基层自治的工作准则。近年来,南川区西城街道龙济桥社区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尊重居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构建起“大事一起干、事事有人管、好坏大家判”的基层治理新形态。
党建引领不仅能在社区治理上出成效,更能在城市管理中显担当。
近年来,南川区城市管理局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紧抓党建核心不动摇,“马路办公”执法在一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赋能城市管理——
将党支部建在马路上,建立党员红色网格,全局71名党员人人都有“马路阵地”,人人都是群众的“城管蓝”贴心人;
将路面上的城市管理执法队员、环卫保洁工人、绿化养护工人、市政设施维修工人全部划分到红色网格,由“马路支部”统一进行日常监督和协调,形成“工作千条线、全局一张网”;
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到现场“望闻问切”,坚持问题导向,开好治理“良方”,对症下药解难题,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实现城市管理质效与市民满意度“双提升”。
(李佳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