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产生的笨重废弃水泥管,如何实现资源回收利用、焕发新的生命力?7月31日,“大足美学杯”混响·重庆大足石刻文创园水泥管公共艺术创作营在大足石刻文创园开营,13名艺术家入营,以三驱镇当地的废弃水泥管为基本素材,以艺术灵感与大足石刻文化碰撞产生“混响”,用21天时间集中开展城市公共艺术创作。
该创作营由大足石刻文创园管委会、重庆大足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主办,重庆莲山公共艺术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办,重庆六匠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协办。
开营仪式上,四川美术学院教授、《雕塑》杂志主编朱尚熹,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朱羿郎博士两人受聘担任创作营艺术总监。
将废弃的水泥管变为城市公共艺术品
在接下来的21天时间里,在两位艺术总监的指导把关下,13位艺术家将全身心投入创作,以直径近两米的废弃水泥管为基础,通过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设计与创作,力争推出22件践行绿色理念、紧扣时代脉搏、展现时代风尚、凸显大足特色、艺术价值极高、形态主题多元的城市雕塑美术作品,实现小成本、精创作、大效益的创作目标。创作完成后,这些以废弃水管为主体形成的创意作品,将摆放在大足石刻文创园生活区域,营造出更加浓郁的街头艺术氛围,形成更多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网红打卡地。
接下来,大足石刻文创园将邀请更多的艺术家常来常住、潜心创作,创作出一大批“目之所及、俯拾皆是”的城市公共艺术品,助推大足石刻文创园创建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邓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