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空间的科学利用,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难题,也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难点。近年来,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充分挖掘桥下可利用空间,通过调研踏勘,统筹考量可行性及可持续发展,相继开展了多处桥下景观空间提升工程,着力推动城市桥下空间变“活”变“靓”,让“城市边角料”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九鼎名都前地铁桥下空间改造,通过美化地铁桥下空间,更换种植土壤、重塑地形、栽种多样绿植等,对桥下周边环境进行微改造,最大化利用桥下空间。从草木荒杂到绿意盎然,地铁桥下空间绿地环境“颜值”的提升,不但增加了桥下空间利用率,也给过往市民带来了赏心悦目的新体验。
杨公桥立交是沙坪坝东部城区进出内环快速路的重要通道,该区域绿化兼具交通引导与屏障功能为一体。今年以来,沙坪坝区城市管理局启动了杨公桥立交桥下空间绿化提质项目。该项目整体绿化面积约12000平方米,通过栽植碧桃、梨树等果树,营造片植及群植结合的整体风貌;选用彩叶植物搭配层次,做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选用自然式的种植方式,做到规整与自然有序结合。
沙滨路护岸景观工程项目位于高家花园立交桥下,其北至磁器口、南至轨道交通环线跨江大桥,全长1.2公里,面积15万平方米,具有上接城市建成区下联江岸消落带空间关系的作用。景观设计的定位为“联接江山,城市花园”,实现提升自然色彩、传承红色文化、树立生态示范地的目标。近年来,通过不断改造提质,已经形成生态为本、两季突出、多彩有景的自然坡地绿化桥头景观,打造出城市特色坡坎崖,为“两江四岸”景观持续增光添彩。
(郭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