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沙坪坝区:“四好农村路”为乡村振兴赋能
    重庆日报·区县
    时间:2023-09-13 17:58:51

    从沙坪坝东部城区出发,一路向西,至城市渐隐、青山合围,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环绕于山间、腾跃于河谷,在沃野田畴中一路延伸,拉近城市与乡村距离,也为乡村振兴赋能提速。

    路景相生 乡村更美更宜居

    在沙坪坝区回龙坝镇回龙坝村,水清岸绿的梁滩河流淌而过,崭新的柏油路上,村民饭后悠闲地散步聊天……

    ▲中土路为美丽乡村添风景(沙坪坝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些年,回龙坝镇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村庄清洁行动契机,将爱路护路、乡村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实施大杨路、四碚路等沿山、沿河农村公路景观提升36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200余盏,建成乡村驿站、土货市场5个,完成44户沿山农房风貌改造,完善供电、自来水、垃圾站、污水处理、监控等基础设施,以点带面改善提升村容村貌,群众的生活越过越幸福。

    路要建得好,还得养护好。“为了养好公路,我们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组建了15人的公路管护网格员队伍,每天进行公路巡查,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和上报。”回龙坝镇农村公路管理人员介绍,近年来,回龙坝镇先后获得市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30多项。

    路产融合 以路兴产、以路兴村

    丰文街道三河村,原本是沙坪坝区一无农特产品、二无文旅资源、三无新兴产业的“三无”村。随着盐堰路的改造投用,才三四年时间,便摇身一变成了市民朋友难得的走出城市喧嚣、寻觅乡野风情的“文化宝地”。全长9.8公里的盐堰路,沿线串联了三河村缙泉烧、远山有窑、渡兰居、萤火谷、三合美术馆等所有文旅项目,打造出乡村旅游的强劲引擎。

    2018年开始,沙坪坝区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盐堰路也在这一期间迎来了升级,全线进行了线型优化,不仅将路面宽度扩宽至8.5米,铺设了沥青,增设了安防、太阳能路灯、排水设施,还增设了公交车站和公路服务站点。

    随着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容路貌的显著改善,三河村以盐堰路为纽带,一方面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引入三合美术馆、伴山漆等艺术产业项目;一方面推动三河村缙泉烧、渡兰居、萤火谷等产业基地提档升级,让新农村的“文艺范”越来越足,进一步促进山路变风景、车流变导游、乘客变游客。据统计,三河村年接待游客从2018年5万人次/年提升到如今超过30万人次/年,收入达到197.46万元/年。三河村先后荣获“重庆市首批美丽宜居乡村”“重庆市乡村旅游示范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称号。

    近年来,沙坪坝区结合区内灿若湖耕读研学、三河村艺术家村落、缙云文创研学等文旅资源产业布局,投入资金6亿元,进行“四好农村路”提升改造,打造了中井路、盐堰路、缙云山环道、青凤路等10条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线路,不断发挥以路聚产的功能,做深路产融合,让一个个偏僻山村焕颜重生,逆袭为现代都市中的“诗意田园”。

    (裴梓臣)

    主编:胡东强 | 编辑:盛志信 | 校对:陈磊 | 审核:李苒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