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住房城乡建委举办的首届“巴山渝水·美丽村居”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中,沙坪坝区三河村公共空间营造及乡村振兴示范项目、重庆高速公路冷水服务区生态自驾营地森林书屋和星空房民宿项目、石柱县中益乡蜜蜂小镇特色步行桥项目……一批批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微更新”的乡土建筑
沙坪坝区三河村公共空间营造及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丰文街道三河村,设计师田琦带领团队,深入调研三河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更新,依托土陶文化,成功打造出“远山·有窑”项目。此后,还陆续设计了便民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猪圈书屋等乡村公共空间,采取“微更新”方式打造若干功能复合型公共空间节点,开创城郊融合类村庄再生新模式,继而带动整体村域的全方位协调发展。
原重庆市设计院院长李秉奇谈到:“该项目设计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与村落肌理,结合乡村发展需求,以功能复合型公共空间与渐进性的‘微更新’改造模式为切入点,打造多样化公共空间,激活乡村发展内生潜力。”
错落有致的自然营地
重庆高速公路冷水服务区生态自驾营地森林书屋和星空房民宿项目
据设计师王绪伦介绍,该项目新建包括一栋两层钢结构建筑、五栋一层钢结构建筑。项目结合场地的高差关系,通过蜂巢元素的错落拼叠,构成依山而建的山地建筑形态。
李秉奇点评道:“该项目充分结合冷水地区的山水环境,依托山地优势条件,空间配置灵活,功能配置合理。同时,项目采用装配式设计、模块化施工方案,发挥建筑工业化的相对优势,对新技术、新工艺作出了一定探索,对未来服务区农旅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稻田深处的宁静之地
垫江县桂阳十路村雷家湾宿集设计项目
据设计师刘晓介绍,此次建造设计十分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布局上,建筑与稻田构成类似中国园林“互看”模式;功能上,化整为零、因地制宜地分布在场地四周。
李秉奇对该项目点评道:“建筑基于场地条件、当地民居形式和使用需求,造型张弛有度,保留乡野趣味又不失雅致。同时,该项目在运营上将乡村美学融合空间,既尊重乡土环境,也满足现代生活需求,是一项值得借鉴和推广的民宿设计。”
灵动小桥上步移景异
中益蜜蜂小镇特色步行桥项目
该项目位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是基于场镇规划设计新建的步行桥,连接场镇生活及公共服务片区,设计结合“蜜蜂小镇”特色,以花田和蜂巢为意向,是“蜜蜂小镇”的特色景观节点。
该项目设计师杨宇振介绍,蜜蜂桥有5个大小不一、表面处理多样的巢型体,每个巢特别考虑了光影的效果,阳光透过圆洞照射进来,形成光束,落在彩色的马赛克地面上,引起人们愉悦的体验。
李秉奇点评道:“整体造型和周边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形成广义的在地文化,充分表达了自然与人文、现代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碰撞。该项目激发了乡村的空间活力,桥亭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实现全预制施工,推进了乡村的装配式引导。”
(王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