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家校社”同频共振 构筑心理健康港湾
    重庆日报·区县
    时间:2023-06-26 10:55:08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防治工作主要依托学校进行,但是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原生家庭有关,学生家长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为此,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联合大渡口区卫生健康委、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大渡口区心理健康中心、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佳兆业校区等优质资源,积极推动“家校社”同频共振,构筑心理健康港湾,为学生和家长保驾护航。

    6月25日,在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佳兆业校区,圆满举办了一堂专为初二学生家长准备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特邀请了来自大渡口区心理健康中心心理咨询师王爱莉主讲,她不仅是国家二级婚姻家庭咨询师,还是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在讲座中,王老师围绕家长如何识别青春期的心理危机信号、家长如何进行自我情绪的管理、家长如何成为孩子的情绪教练等三个方面展开,着重介绍了家庭整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全面讲解了中学生压力大的症状和危害,详细教给家长如何使用情感宣泄法、深呼吸放松法、积极的自我暗示等正确方式进行解压。

    此次讲座以实际行动聚焦“升学难”背景下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引导家长关注自身和孩子的心理状态,培养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

    学生家长们纷纷表示,此次“跨界合作”对于学校来说是锦上添花,以街道、社区为基础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近距离地面对家庭,这一举措可以很好地消除家长和孩子对于心理健康的畏惧和病耻感,进而通过多方合力联动,全方位地提高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减轻负面情绪和学业压力。

    下一步,茄子溪街道将坚持“家庭教育为开导、学校教育为主导、社会教育为引导”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构建“家校社”联动机制,形成“三位一体、专业水平、全面发展”的社会心理服务模式,凝聚社会基层治理新力量。

    (杨鑫蕊)

    主编:胡东强 | 编辑:盛志信 | 校对:陈磊 | 审核:屈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