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大渡口:产业转型插上法治之翼
    重庆日报·区县
    时间:2023-06-13 11:09:40

    前不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联合发文公布了2022年度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评估结果,大渡口区作为全国7个优秀示范区城市之一获得通报表扬。

    ▲摄影丨李洪波

    再获荣誉的背后,是大渡口区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本、以法治护航为纲,创新打造“政务服务+涉企服务+公共服务”“三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区域提价值、产业立支柱、城市树形象。

    科学民主决策

    擘画“三服务体系”顶层设计

    ▲摄影丨解国清

    聚智聚力共话发展,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近年来,大渡口区出台《关于促进大渡口区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聚焦产业振兴、财政金融、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等领域密集出台配套政策33项。

    同时,在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方面,大渡口区探索创新备案审查“一二三四”工作法以及“三方”备案前置审查制度,确保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有效。目前,大渡口区行政规范性文件备案率、备案及时率、规范率均达100%。

    升级政务服务

    下好法治化营商环境“先手棋”

    近年来,大渡口区通过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政策、平台等方面的有力扶持,打造出以大数据智能化、大健康生物医药等为主导的新产业集群。

    为服务好这些产业,大渡口区于2022年出台《重庆高新区建桥园“十四五”产业规划》,至此,大渡口区已建成全市首个医疗器械“放管服”服务中心、首个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查验服务站和“精准医疗”产业专利导航中心,通过对生物医药企业的“一站式”服务,预审技术审评资料、企业产品上市时间平均节约3个月以上。

    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渡口区还出台《贯彻落实重庆市2021年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任务分解》,率先推行“一刻钟政务服务圈”,首推社区(村)注册登记帮办服务;聚焦提升政务服务利民便民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关注的“关键小事”。

    增强涉企服务

    创新利企便民“连环招”

    为市场主体松绑减负,大渡口区推出“四难”解决政策组合拳,破解企业创新、政策落实、融资、人才引进等难题,这一做法成功入选2020年度“重庆优化营商环境十佳创新案例”;率先制定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政策,获市政府支持在全市先行先试。

    提档公共服务

    打出绿色转型“组合拳”

    近年来,大渡口区以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为统领,按照“园在城中、城在园中”思路,出台2份专项规划。截至目前,大渡口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4.29平方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4.2%。

    与此同时,大渡口区出台《双创载体提质发展工作方案》《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加快工业遗址文化融合,推进24个片区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一片区一风貌、一街区一特色。

    钢城十年,“工业锈带”变成了“人文秀带”,“公园大渡口”迎来华丽转型。

    针对养老服务,大渡口区还出台3部专项文件,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区、国家医疗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文琰)

    主编:胡东强 | 编辑:盛志信 | 校对:陈磊 | 审核:屈茸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