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智博会上,渝北签约3大项目揽金70亿元。同时,渝北区承办了“热管理系统·智能底盘”专业展区,“黑科技”云集,一大批高精尖技术硬核亮相。
近年来,渝北借助智博会这个引领前沿、创新赋能、以会兴业的平台,促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与数字经济同频共振,“数智”赋能产业跑出加速度,区域新兴产业快速崛起。
传统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进入数字化“新赛道”,渝北如何利用数字经济,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黑科技”催生新应用场景
在2023智博会N3馆国器智眸(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器智眸”)展区,一个“小蓝人”吸引了众多围观市民。
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是专门针对易燃易爆、有毒有危害的工业领域而设计的智能巡检器,由智能巡检机器人本体、防爆充电器、防爆通信模块、机器人管理平台和服务器等组成。
在中科创达(重庆)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展厅,智能座舱E-Cockpit7.0产品的模拟实车Demo受到众多市民青睐。作为基于高通SA8295平台开发的一芯三屏的跨系统融合智能座舱解决方案,E-Cockpit 7.0带来的体验感满满。
在2023智博会上,渝北区承办的热管理系统和智能底盘展区,汇聚了市内外39家企业,分成“热管理系统·智能底盘专业展区”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两个主题展区,展区的“黑科技”叫人惊喜不断。
数字赋能制造业迭代升级
渝北是重庆先进制造业核心区,在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集聚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为了把握“换道超车”机遇和智能化发展新风口,当前,渝北区正加快构建“2335”现代制造业体系,全力推进汽车千亿级“头部产业”迭代升级,强化整车汽车龙头引领、加快核心零部件聚链成群、加速创新应用生态构建,提出到202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年产值达2000亿元,初步建成西部新能源“智车生态城”。
壮大特色经济产业集群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软件信息服务产业、创新人工智能、“芯屏端核网”产业链、“云联数算用”,渝北全力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发展新高地、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高地,努力实现新基建全面升级。
渝北深入推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在离江北国际机场1.5公里外的两港大道188号,这是重庆今年首批“满天星”示范楼宇之一国盛IEC·重庆数字创意产业园。该产业园还是渝北区重点打造的重点特色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楼宇。如今,这里聚集50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实现直接就业超3000人,去年总产值达5亿元。
此外,渝北区仙桃数据谷、北斗星通智能产业园等11处优质楼宇(园区)资源,正在加快聚集一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关企业,形成协同联动、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
按照专业园区、存量楼宇两手抓的思路,渝北区全力打造千亿元级软件产业集群,全区软件企业数量已超过3300家,其中有25家企业进入重庆市重点软件企业名录。今年上半年,渝北区新增软件企业376家,新增软件业务收入34.5亿元。
(渝北区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