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的演讲,引起不少共鸣。雷军在演讲中,告诫年轻人,遇到任何事都别畏难,先干起来再说。
为者才会常成,行者也才会常至。雷军的演讲,总结起来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道理。想要做成一件事,尤其是一件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事,绝不是轻而易举的。这需要我们不断去尝试,不断去克服,不断去充实自己。这一切的前提,是先干起来——只有干起来,让自身有更好的条件,才有可能让难事迎刃而解。
事,不为不成,只有干起来,有了这个前提才有可能成功。否则,空想的终究会是“天方夜谭”。
工作生活,免不了会遇到许多问题,产生一些畏难情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但总会有一些人,他们没有“前怕狼后怕虎”,没有畏手畏脚,通过大胆去闯,大胆去干,从而收获满仓。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临渊羡鱼”,却看不到别人的收获背后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与其埋怨自己的“渔具”不够好,埋怨自己的运气不佳,还不如真的去“退而结网”,让自己真正动起来,去尝试收获自己的满仓。
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直面困难,总会找到解决的办法,关键还是在于愿不愿意去干,愿不愿意从困难中找到工作的切入点,愿不愿意在挑战中找到解题的方法论。事实上,这些切入点、方法论,都藏在我们的行动里。只有动起来,才能知不足,才会去充实丰富自己,才会去克服畏难情绪,去为解决困难创造更好地环境,去为实现成功创造更好的条件。
做到了这些,距离事情办成,就不远了。
必须要承认,成长的路上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会有因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安、焦虑、彷徨。这样的情绪,或许短期内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一些影响。面对这样的“不确定性”,没有清晨一身露水、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怎么能激发出自身的潜力,怎么能看到自身的无限可能?
说一千道一万,唯有“干”起来,才能蓄积能量增,强信心,增加更多“确定性”。笔者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人生赛道上,念好“干”字诀,让“先干起来”,成为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