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半月谈|莫让流量明星占据公共资源C位
    半月谈 蔡馨逸
    时间:2023-07-31 07:53:13

    近年来,娱乐圈“一瓜未平一瓜又起”,性骚扰、出轨乃至吸毒、嫖娼、强奸等负面新闻频频冲上热搜。一时间粉丝、营销号、“吃瓜群众”在舆论场上众说纷纭。尽管“无意占用公共资源”已经成为众多流量明星回应舆情的标配句式,但事实是他们长期收割公众关注、享受流量经济带来的红利。

    追星、崇拜偶像本无可厚非,但部分经过资本包装和“流水线”生产的明星偶像,有的只是光鲜亮丽的外表和商业吹捧出的“实力”,靠着精心营造的“人设”获取粉丝们的喜爱与巨大的经济利益,最终真相曝光,“人设”塌房。

    流量明星接连被曝出私生活混乱,甚至偷税漏税、吸毒、嫖娼等践踏法律底线的行为,严重影响演艺行业健康发展,冲击社会主流价值观。然而,部分明星尽管负面新闻频出,却在资本“保护”和粉丝盲目拥护下,未明显影响其事业发展,反而在一次次争议中不断收割流量。

    公众对娱乐圈的种种乱象厌烦已久。近年来,“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饭圈”乱象治理、规范娱乐明星网上信息、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等重拳整顿行业,但显然“刮骨疗毒”不在一朝一夕。面对新问题要始终保持重视和警惕,完善对演艺行业和互联网平台的长效监管机制,严厉惩治失德失范行为,规范娱乐资本运作,完善网络平台责任与义务。明星艺人作为公众人物,深受粉丝追捧,享受众多社会资源与福利,理应以德艺双馨的标准要求自我,用言行示范和优秀作品传播正能量。

    同时,当明星八卦、电视剧情节、综艺片段等娱乐新闻频繁登上热搜,公众也该思考何为“公共资源”以及“公共资源”该如何使用。

    作为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渠道,互联网是当下最重要的“公共资源”之一,创造着巨大的价值。任由流量明星和相关新闻占据互联网关注度,让这一公共资源成为明星博眼球、赚流量的工具,淹没真正具有社会价值的正能量信息,无疑损害更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编辑:何洪 | 校对:何旭 | 审核:付爱农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