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荐读|智库专家“把脉问诊” 共谋巫溪乡村振兴
    时间:2023-07-03 07:14:29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市委六届二次全会指出,着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坚决守住“三条底线”,大力实施“四千行动”,切实增强关键支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不久前印发的《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也强调,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巫溪抓落实。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市各地逐步探索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其中巫溪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和实践较为典型。6月14日,重庆日报联合巫溪县委举行了“巫溪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座谈会”,并在巫溪建立了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重庆日报基层理论调研基地,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深入巫溪凤凰镇、通城镇、古路镇,围绕壮大集体经济、创新乡村基层治理、发展特色乡村优势产业等内容展开调研,加快探索具有巫溪特色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本期《思想周刊》智库版推出两个整版,以期对加快推进巫溪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实践意义。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巫溪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最坚实的物质基础。巫溪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六届二次全会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新路子,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让好山好水变成生产力,让良好生态赋能产业振兴,奋力谱写山区库区强县富民巫溪新篇章。——《奋力谱写山区库区强县富民巫溪新篇章》李卫东中共巫溪县委书记

    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基,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巫溪县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种质资源等基础条件和突出优势,正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强县富民新路子,着力培育链条较长、附加值高、辨识度高、形态丰富、带动力强的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巫溪培育乡村特色优势产业资源富集》 朱旭森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重庆社会科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人始终是最关键、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乡村人才振兴,就是要让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当乡村不再有年轻人的梦想,当乡村不再吸引年轻人安居乐业,这样的乡村振兴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与全国很多偏远乡村一样,巫溪县乡村老龄化、空心化较为严重,平日乡村里留守的都是老人,很少能见到年轻人和小孩,乡村发展缺乏生机活力。为扭转这种局面,巫溪县要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吸引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吸引青年投身乡村振兴》 邵腾伟 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新征程对正确处理好工农城乡关系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村民是乡村的主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核心目的是实现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景和期盼。通过先后走进巫溪凤凰镇木龙村、古路镇观峰村、通城镇龙池村和长红村,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乡风文明、和美乡村、庭院经济等主题展开调研。在巫溪秀美的山水和广袤的田园之间,“乡村院子”星罗棋布,它们是农民安身之所,更是精神寄托之地。如何将“乡村院子”建设好、经营好,是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关键所在。——《聚焦“巫溪院子”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吴杰 重庆市同欣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规划协会乡村规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农业农村部农经协会乡村建设专委会委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是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巫溪县准确把握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理念,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和美乡村为依托,探索三产联动、城乡融合、农民富裕、生态和谐的乡村振兴道路,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努力打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巫溪样板。——《打造文旅深度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样板》 张凤太 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重庆市首批新型重点智库重庆社会科学院生态安全与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也是乡村建设的精神之源、动力之源。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国试点县和全国文明城区,巫溪紧紧围绕“文明实践、铸魂育人”主题,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探索乡村文化保护与建设的方法路径,在美丽的山水之间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走出了一条属于巫溪的探索之路。——《让文明之花绽放在美丽山水之间》 秦红雨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巫溪县在实践中牢牢抓住了这一重点,在全县乡村治理工作中,不断强化党建带全局的工作体系,探索党建统领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村。巫溪县近年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中,坚持以健全的乡村治理机制为基础,以产业振兴为核心路径,通过党建统领将乡村治理与产业振兴有效融合,实现了乡村治理支撑产业振兴推进、产业振兴支持乡村治理效能提升的“双赋能”格局。——《着力提升党建统领乡村治理效能》 王斌 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教授,重庆市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主编:侯金亮 | 编辑:王贵江 | 校对:朱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