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
    重庆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3-06-26 06:52:20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至2022年10月这段时间内的重要著作。这些重要著作,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的重大政治任务。重庆日报组织了相关专家学者认真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并撰写了学习心得,现推出策划专版,与读者共享。——编者按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集中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集中反映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权威教材。——《在回答三个时代课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方旭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教授,重庆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近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正式出版。整书详细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集中阐释了砥砺奋进取得大国之治的方法论。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我们必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理论发展要求,加强学习研究和学理阐释,持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不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深学笃用新时代强国复兴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肖忠意 西南政法大学审计与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贯穿始终,许多篇目反映了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紧密联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把握和规律性认识,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力量源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创造与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 姜土生 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一文,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全党正在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要以这次主题教育为契机,以学增智、学以致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协同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王季艳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主编:侯金亮 | 编辑:朱涛 | 校对:王贵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