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光明日报|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人民至上
    光明日报 常明杰
    时间:2023-03-28 07:29:24

    近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的主旨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观,为推动世界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守人民至上理念,突出现代化方向的人民性”“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鲜明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科学回答了“为了谁”这一根本问题。“人民至上”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生命力就在于其人民性。这与许多欧美国家的早期现代化探索存在着根本性差异。几百年来,西方现代化实践以“资本至上”作为根本展开逻辑,在利润驱动下将“人”作为实现资本增值的工具,导致资本对“人”的异化,大大贬低了“人”的基本尊严,造成贫富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社会不平等和阶层分化问题日益凸显,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基于“人民性”的逻辑展开的,是人民利益、公共利益、社会利益驱动的现代化,秉持的是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矢志不渝地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以“人的解放”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为价值导向,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人民性贯穿于现代化探索的全过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也是开展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条件,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逐步形成了“四个现代化”的实践探索,有力地推动了社会发展进步。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大力推进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飞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提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也正是在人民至上的基本价值取向的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成功规避了“资本至上”的陷阱,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开启了共同富裕的新征程。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们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基本途径和奋斗目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等五大特征,这既是理论概括,也是实践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现代化建设,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要锚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站稳人民立场,以高质量发展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努力实现物质富裕、政治清明、精神富足、社会安定、生态宜人。实现现代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更是一个包容性、共享性的发展过程,这要求我们秉持共建共享、团结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努力增强现代化成果的普惠性,既要惠及当代、又要泽被后世,还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

    (作者:常明杰,系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8日 02版)

    编辑:袁文蕙 | 审核:戴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