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热线|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渝论丨有些新年旧俗当改改了
    重庆日报客户端 饶思锐
    时间:2023-01-24 10:44:50

    “你们家的垃圾倒了吗?”

    “倒了,不倒容易滋生细菌,产生病毒。”

    “我们也倒了。”

    这两天,几次听闻这种关于倒垃圾与否的对话。一次次小对话,见证了新春习俗的大改变。以前,都有初三或初五前不倒垃圾的习俗,寓意着财不外流,避免将一年的好运扫出门。当下,不少人在经历疫情影响后,卫生健康意识得以提高,主动移风易俗,改变一些陈规陋习。

    如家庭聚会也开始使用公筷了,不再互相夹菜;宴饮时不再以食物的丰盛来体现盛情,而是根据人数定量烹饪,避免浪费……点点滴滴的改变,皆是文明新风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新年俗也逐渐兴起。如用电子红包代替传统红包发压岁钱,以组团出游代替相互拜年,新技术、新理念开始革年俗新潮流……习俗变了,年味却没变。

    各地不少传统的新年习俗,传承了文化,增强了年味,凝聚了人情,促进了消费,产生了正向而积极影响,值得传承与弘扬。但也有不少年俗或习惯,渐渐不合时宜,与科学的、健康的生活理念背道而驰,与倡导节约避免浪费的法律和道德要求相违背,应当从每个人做起,主动改一改了。

    主编:单士兵 | 编辑:臧博 | 审核:单士兵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