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抢到了!”“真的不加场吗?我好伤心。”……7月15日,鹿晗演唱会将在重庆华熙文体中心上演。6月18日开票后,万张门票迅速售罄,粉丝纷纷在社交平台留言感慨。
据演出赛事购票平台“大麦”App显示,鹿晗、任贤齐、梁静茹、陈粒演唱会重庆站均已官宣,7月至8月陆续在华熙文体中心开唱。目前,这几场演唱会门票都已售罄。端午假期即将在渝举行的2023重庆·乐堡WHY NOT音乐节、次元潮音音乐节门票销售也十分火爆,部分票档显示缺货。
▲王源演唱会受到歌迷追捧。华熙LIVE·鱼洞供图
从5月起,在华熙文体中心举行的王源、许巍、TF家族演唱会场场爆满,一票难求。业界人士和观众纷纷感叹,重庆的大型演出市场(一般指5000人以上)在经历3年沉寂后,在今年春夏强劲复苏。强势回归的演唱会市场不仅仅促进了文旅消费,更是社会信心回暖的标志。
火爆程度
门票秒空成常态
如今的演唱会市场有多火?
前不久,“五月天北京鸟巢演唱会”门票开售,短短几秒的时间,6场演唱会总计近30万张门票就被抢购一空。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近日在2023中国(苏州)演出交易会作主旨发言时提到,截至5月底,2023年全国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已超过12亿元,观演人数250余万人。另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五一假期全国演出市场简报”介绍,随着大型演出项目自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快速复苏,大型音乐节和演唱会数量比2019年同比增长超过35%。种种数据表明,对于优质演唱会的回归,观众是很买账的。
3月25至26日,重庆·巴南逐光山海(陆海之约)音乐节在华熙LIVE·鱼洞开唱,这是重庆今年首场大型音乐节。“音乐节结束后不久的4月15日,华熙LIVE·鱼洞举行TF家族‘登陆计划’系列演唱会。伴随着蝴蝶效应,演唱会开票后旋即秒空。”华熙集团文体总经理文雯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随后,5月20日的许巍“无尽光芒”巡回演唱会,5月27日、28日两晚的王源“客厅狂欢”巡回演唱会继续在华熙LIVE·鱼洞举行,门票照例秒空。据悉,这些演唱会还吸引了不少外省市歌迷来到现场。
此外,重庆奥体中心、新建成的两江新区龙兴足球场、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也具备举办大型演唱会的能力,有的曾多次举办大型演唱会。当下,它们正跃跃欲试,不久后也会承办高品质演出,进一步丰富市民生活、繁荣重庆文艺市场。
一场演唱会
撬动文旅消费超千万元
▲许巍演唱会现场。华熙LIVE·鱼洞供图
一大波线下演唱会的到来,让歌迷找到了演唱会带来的全方位快乐。“去重庆街边感受山城的热情,去云端之眼俯瞰城市之巅,去听一直喜欢的许巍的演唱会,夜晚去街边摊逛吃逛吃,最后带着一身火锅味满载而归……”5月22日,从甘肃来渝欣赏许巍演唱会后,网友“CAI-阿涵”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作为著名的山城、江城,重庆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丰富,火锅、小面等美食更是征服了无数外地游客的味蕾。一场场大型演唱会的纷至沓来,无疑对重庆的文旅商融合发展起到推波助澜作用。演唱会举办前后,场地周边酒店几乎一房难求,附近餐厅、咖啡厅、超市,甚至小卖部生意都很红火,呈现出一派热闹祥和局面。
5月27日晚,重庆日报记者在王源演唱会场外看到,华熙LIVE·鱼洞商圈灯火辉煌,火锅、烤肉、江湖菜等餐厅生意火爆;饮品、饰品、玩具、书籍、日用品、花卉等商铺人声鼎沸,供销两旺。随着各类演唱会的举办,场馆周边的人气聚了起来,商气火了起来,财气也旺了起来。同时,演唱会经济也能够带动相关配套行业的发展,音响、灯光、激光等演艺设备需求在演唱会高峰期大幅增加,相应的音响、灯光、激光设备生产厂家也将得到较大的发展。
巴南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就拿TF家族演唱会来说,据不完全统计,演出带来的住宿、餐饮等营业收入约393万元。此外,观众产生的门票直接收入871万元。可以说,一场演唱会撬动1200余万元消费。
此外,为打击捂票、囤票、炒票等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重庆举行的演唱会实行实名制购票,不给“黄牛”可乘之机。“演唱会门票如果在‘黄牛’中流通,会是一个很可怕的价值周转,甚至可能对歌迷人身财产造成损失。因此,实名制购票对规范演出市场秩序是必要的。”文雯说,从目前几场演唱会效果来看,观众秩序良好,“黄牛”在现场几乎不见踪影。
井喷之后
演唱会经济尚需进一步提升
针对当下演唱会、音乐节的票房火爆,也有不少人心生疑虑,担心这会不会只是一种弥补3年来不能观看线下演出的短期“报复性消费”?
运作6月23日、24日在重庆南坪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次元潮音音乐节主办方负责人李女士,这几天正在忙于安排日本歌手美依礼芽及日本知名音乐人小林未郁的来渝行程,两位日本艺人将在本次次元潮音音乐节上亮相。她认为,随着“二次元”的异军突起,音乐节和演唱会的受众市场更为细分:“音乐节观众基本上是以年轻人为主,演唱会观众则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跨年龄段观众。几年前因为上综艺节目而身价大涨的艺人市场,现在更趋于平和、良性了。”
曾成功主办过维塔斯、理查德·克莱德曼、小野丽莎、萨顶顶等演唱会和音乐会的重庆渝商文化总经理何松对上述现象有自己的观点:“这一市场井喷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演出市场要长久、健康地发展下去,演出商除了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演出质量外,还需细分观众市场,做怀旧歌手的、流量艺人的、二次元文化的都要深耕市场,这样才能让演唱会经济行稳致远。”
“从重庆的城市人口、消费量级、城市级别等多角度评估,我认为重庆演唱会市场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文雯说,依托场馆优势,“我们期待把更多高品质演唱会带到重庆,助力重庆人的文娱生活高质量、多元化发展。”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也表示,行业也应保持清醒的认识,目前很大一部分消费来自存量的集中释放,要保持活跃度还需演出机构不断推出优秀作品,丰富演出产品供给;不断创新营销模式,提升产品影响力;不断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拓展演出业态,扩大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