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要闻|
  • 观重庆|
  • 时事|
  • 理论头条|
  • 渝视频|
  • 经济|
  • 民生|
  • 文旅|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美好生活热线·打探重庆首个“停电快速自愈”片区
    重庆日报客户端 崔曜
    时间:2023-04-16 23:02:04

    日前,南岸融侨供电片区成为重庆首个“停电快速自愈”片区。何为“停电快速自愈”?为何落户南岸融侨?4月13日,重庆日报美好生活热线记者进行了打探。

    ▲2023年4月13日,南岸区茶园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配网调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检查线路。 见习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2分钟不到完成测试

    “现在开始全停全转功能测试,S4开关从分到合,B32开关由合到分……”4月13日下午,在位于南岸区茶园的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配网调控中心,该公司配电自动化管理专责徐曦面对大屏幕发出指令。

    屏幕上显示了变电站全停全转测试图,每一个开关的闭合用不同颜色显示。2分钟不到,位于南岸区丹龙路的丹桂测试中心收到了系统传来的信号。只听见“砰”的一声,断路器的开关自动合上。

    “现场联络开关合闸成功,现场CB开关分闸成功,本次全停全转测试圆满成功!”工作人员欣喜地向指挥中心汇报。

    ▲2023年4月13日,南岸区茶园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配网调控中心,工作人员面对大屏幕发出指令。 见习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这么短的时间基本不会对用户产生影响,家里的电器就像闪烁了一下,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供电就恢复正常了。”测试结束,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欣喜地表示,这个过程被形象地称为“停电自愈”。

    “停电自愈”依靠智能化

    那么,“停电自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全靠自动化。”徐曦介绍,当某片区变电站母线因极端天气出现故障时,整个片区就会停电。要想恢复,一是排除故障,二是启用另外的变电站。一般来说,排除故障所需时间较长,短则数小时 ,长则 一天;最快的方式是启用另外的变电站。但启用别的变电站,则需将整个片区的用电负荷转移至其他正常运转的变电站母线上。

    这个过程涉及不同线路开关的闭合,以前,开关闭合都是由人工现场操作,需约2小时左右。

    ▲2023年4月13日,南岸区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测试。 见习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就拿融侨变电站来说,共有10条线路,一条一条操作非常费时。”调控中心调控员段芳称,同时停电还需要多个部门配合,来来回回打十多个电话,才能把一个变电站的负荷转移到另一个变电站。

    “但现在‘全停全转’全过程实现了自动化,仅耗时2分钟不到。”徐曦介绍,指挥中心就像一个“超强大脑”,会自动研判故障,提供负荷转供方案,值班人员只需根据应急预案选择最佳的方案。

    重庆核心区域将全面推广变电站“全停全转”应用

    为什么选择融侨供电片区推广“全停全转”应用?

    ▲2023年4月13日,南岸区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工作人员在介绍“全停全转”测试线路现场运作情况。 见习记者尹诗语摄/视觉重庆

    “融侨供电片区有1.8万户居民,用户多民生需求大,有利于开展试点工作。”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夏天,重庆遭遇极端高温天气,为保证市民度夏可靠用电,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开始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研发变电站母线“全停全转”功能应用。为此,公司完成了融侨站全部10条出线改造,以及配电自动化应用。

    下一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将持续加快配电自动化建设,逐步实现重庆核心区域变电站“全停全转”应用,支撑两江四岸国际先进城市配电网建设。

    主编:余虎 | 编辑:杨铌紫 | 审核:黄婴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