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场展览,让我有拿起笔出去旅游的冲动!”2月25日,“苍苍横翠微——翁凯旋、侯宝川、梁益君作品展”迎来首个全天开展日,恰逢艳阳高照的周末,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见,该展览人气爆棚,“人从众”的场景,让偌大的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变成了一个艺术“嘉年华”。
▲展厅人气爆棚。受访者供图
“我早晨6点多就起床,带着女儿,开了几十公里的车,来到展览现场。”在众多观展市民中,一对母女格外引人注目。小女孩一手拿笔记本、一手拿铅笔,不停地写写画画,身侧的母亲则弓着腰,不断低声细语。原来,她俩正在逐幅画学习构图以及画中景物的比例关系。
母亲名叫周梓欣,是一位小学美术老师。她称,她家住在合川,10岁的女儿从小喜欢画画,已经考过了速写八级。“本次展览,一次性展出了翁凯旋、侯宝川、梁益君三位著名艺术家的170多件作品,堪称专业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艺术大展,对普通艺术爱好者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因此我们一大早就赶过来,打算在美术馆里泡一天。”周女士说。
▲翁凯旋作品布面油画《空山系列之二十一》记者 齐岚森 摄/视觉重庆
“从川美校园到重庆古镇,从西北胡杨林到江南雨巷,从北方雪原到南方海滨……一年四季,大江南北,三位艺术家用画笔,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视觉化呈现了魅力中国的动人形象。看了展览,让我有马上出去旅行的冲动。”观展市民刘星宇在展览留言簿上如此写道。
除了普通市民和艺术爱好者争相打卡,展览现场,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展览吸引了众多艺术“大拿”驻足。
▲侯宝川《云端上的春天——悬崖村纪事》 布面油画 190cmx190cm
“写生之于这个时代,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方式的选择,更承载着彰显艺术家生命意志与创作理念的诉求。在这三位艺术家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精神的延续,在百转千回的山间与百川归海的河畔,不仅是行者的卓绝,也是画者的执着。”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焦兴涛观展后感叹。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易英表示,风景画的产生是人对自然的认识,当下是一个影像、图像的物化的时代,我们需要跳跃图像景观的障碍,寻找失落的人性,这是画风景画的意义。三位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的方式,在都市化生活中追求回归自然、回归本质和感受生命,让人深受启发。
▲梁益君《雨雾春江.龚滩行》布面油画80x120cm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晓琳表示,翁凯旋的画是诗意的流淌,令人想进入画中;侯宝川的画厚重悲凉气息扑面而来,充溢着一种悲悯之心;梁益君的画则有一股禅定的意味,给人以怡然自得景色的想象。三位艺术家的画作为观众呈现了生活怡然之美。
湖北美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刘茂平称,三位艺术家用敏锐的感知,记录了中国城市乡村的景观,并用自己的画笔系统地描绘出这些景观,形成的画作改变了今天人与自然关系的表征,他由衷祝愿三位艺术家的艺术之路越走越远。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引起了中国油画学会的高度关注,并发来贺信:油画风景写生是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近些年来,风景写生愈加受到画家们的喜爱,翁凯旋、侯宝川、梁益君三位作为其中的优秀画家,他们热爱大自然,衷情于写生创作,他们的创作目光或聚焦于广袤山河,或着眼于辽阔川林,或青睐于乡间野趣。他们的作品不仅展现出地域丰富的自然之美,而且体现出底蕴深厚的人文之思,更表达出栖居心中的淋漓诗意。三位画家对于写生持之以恒,注重在油画语言中融入民族文化精神,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面貌,在写生创作中也记录下时代变迁……相信他们的丰厚成果能够给观众带来一场赏心悦目的视觉体验,近距离感受到画家们注入其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以及他们为推进当代油画风景创作艺术水平的提升所做出的努力。
▲展厅人气爆棚。受访者供图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获得学界和市民的一致好评,观展人气火爆,全天开展的首日就吸引了近万人次走进美术馆。
“苍苍横翠微”作品展①|墨洒青山,川美“三剑客”这场展览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