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观点|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酉阳南腰界镇:保护56处革命遗址 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苏畅
    时间:2024-05-13 21:11

    5月7日,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腰界镇入口处,贺龙雕像矗立。旁边的路牌上,写着“贺龙大道”“红军中街一路”“红军中街二路”等字样。

    这里是红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1934年6月,贺龙、夏曦、关向应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在南腰界镇驻扎,创建了包括酉阳、秀山在内的黔东特区。2个月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红六军团西征,与红三军会师后,两军从南腰界出发,发动湘西攻势,有力策应了中央红军胜利长征。

    目前,南腰界镇保存着56处革命遗址。近年来,当地通过发掘、整理、修缮红色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规划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2024年4月3日,酉阳南腰界镇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学生和党员们在红军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祭奠和缅怀先烈。通讯员 邱洪斌 摄

    红二、六军团曾在南腰界会师

    1932年7月,国民党军向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由于湘鄂西中央分局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红三军(1931年由红二军团改称)遭受重大损失,被迫撤出洪湖苏区,于12月进入重庆巫溪、巫山两县。

    1933年7月,贺龙建议红三军挺进渝东南,在酉阳、秀山、黔江、彭水等地创建新的根据地。第二年6月,红三军进驻酉阳南腰界,建立了以南腰界为军事中心的黔东特区、17个区革命委员会、100多个乡苏维埃政权。

    为何红三军会选择南腰界作为大本营?

    “红三军选择南腰界作为大本营有三个原因:一是地处两省交界处,交通闭塞,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二是地形层峦叠嶂,西有乌江天险,南有梵净山为屏,在军事上有广阔的回旋余地;三是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容易筹措物资。”南腰界镇副镇长甘红光介绍。

    1934年10月,红三军和红六军团在南腰界猫洞大田举行会师大会,大会上红三军恢复为红二军团番号。10月28日,红二、红六军团从南腰界出发,投入湘西战斗,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和扩大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此之后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

    ▲游客正在参观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旧址。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56处革命遗址得以完整保存

    “红军在南腰界时,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把地主的粮食全分给了老百姓,乡亲们又把多余的粮食给红军送去。”南腰界镇红岩村村民符宁江的父亲参加过游击队,从小父亲就给他讲述红军在南腰界战斗的故事,其中大坝祠堂的战斗尤为激烈。

    1934年8月中旬,国民党团总冉瑞廷趁红三军主力抗击外敌之际侵犯南腰界,贺龙命令红三军二十一团星夜兼程返回,扫荡这股残敌。冉瑞廷仓皇逃走,他的儿子冉崇侯带着团丁,挟持了100多名群众龟缩到大坝祠堂里负隅顽抗。

    在红三军大坝祠堂战斗遗址,记者看到祠堂外有三米高的石砌围墙,石墩里有外小内大的观察射击孔,围墙四角还有碉堡护卫,易守难攻。

    “红军采取了‘关门打狗’的办法。”甘红光介绍,一方面红军围困敌人断绝粮草,消耗其精力;另一方面,发动群众家属在祠堂外喊话,鼓励群众伺机逃离。十几天内,不断有群众从中逃出,冉崇侯等残兵逃跑时,被全部歼灭。

    为了保护革命遗址,2022年,酉阳县政府在南腰界镇完成对大坝祠堂等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作。修缮工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尽可能利用原有材料、使用原有构件、采用原有工艺,以呈现文物原有的整体风貌和风格。

    大坝祠堂战斗遗址的保护工作,是南腰界革命遗址保护的一个缩影。

    在南腰界场镇的红军街上,民居墙面仍清晰保留着当年红军战士书写的“共产党十大政纲”“红军不拉夫不筹饷”等宣传标语。

    “为了把红军书写的标语保存下来,南腰界群众用加了盐的石灰水填写标语,再用黄泥覆盖,或用木炭、锅烟涂抹,使得这些标语不被敌人发现、销毁。”甘红光介绍,红军街上集中了大多数红军历史遗迹,不少居民选择在老宅背后另起新房,让这些红色遗迹得以保留原貌。2011年,酉阳县党员干部和群众还自发集资,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红二·红六军团会师纪念塔。

    得益于世代守护,如今南腰界镇完好保存着红三军司令部旧址、红军街、大坝祠堂战斗遗址等56处革命遗址。

    ▲酉阳南腰界镇,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会师纪念塔。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打造红色旅游景区

    南腰界镇保存的56处革命遗址,为当地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条件。如今南腰界镇正围绕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酉阳段)建设,规划打造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景区,赓续长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5月,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酉阳为主体建设区之一。南腰界镇的红色旅游迎来了发展机遇。

    根据《方案》,酉阳县编制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酉阳段)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景区详细规划》,景区总面积为4.3平方公里,规划实施综合服务区、长征精神传承区、苏区精神研学区、红色原乡休闲区、绿色产业体验区“五区”建设,预计将在2025年建成南腰界革命根据地景区。

    其中,综合服务区将新建游客中心、星火广场,配套建设旅游公厕、停车场、景观绿化等基础设施;长征精神传承区将新建会师大道、会师广场,改扩建会师精神纪念园;苏区精神研学区将实施红军街、红军寨风貌包装及环境整治提升;红色原乡休闲区将完善现代建筑群风貌包装;绿色产业体验区将打造红谷民宿街、艺术稻田。

    编辑:邱春     主编:邹密      审核:颜安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