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渠道,图书出版在坚定文化自信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出版单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全民阅读、助推文化强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新年新起点,渝版图书有哪些好书值得期待?2月28日,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从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大学出版社和西南大学出版社3家重庆出版单位获悉,2024年,包括“陆海书系”、《重庆记忆》等在内的一批优秀渝版图书将陆续出版,与广大读者见面。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倾力打造‘渝字号’精品力作,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种具有重庆标识度的图书陆续推出。”重庆出版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首先是“陆海书系”。该书系是为更好地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总结重庆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宝贵建设经验而策划的。丛书将首先出版《陆海千年:追寻文明之光》(暂定),基于史学及文明研究视域,本书梳理五千年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互动和发展,特别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沿线传播的科技成果、动物植物、思想文化等,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和平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
由重庆市文联原党组书记、一级作家蓝锡麟主编的《重庆记忆》丛书,旨在深度挖掘、系统整理、集体呈现重庆本土有代表性的、特色的历史文化研究成果,通过历史人文、重大事件、名人故事、市井百态等多个主题,以历史史实、文献、图片等丰富读者对重庆的深度感知,全方位地讲好新重庆故事。
重庆出版集团旗下幻想品牌独角兽书系打造的“幻重庆”系列丛书,则是国内首部以城市为主题的中短篇幻想小说合集。重庆的城市景观极具特色,而空间的折叠、扭曲、拼接正是科幻的重要主题。该系列旨在回溯过去、展望未来,深入挖掘重庆历史地理文化以及未来发展中的幻想元素,将重庆本土元素融入幻想文学中。
就重庆大学出版社的新年出版计划来看,该社视角十分多元。“首推重磅之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丛书》,共十册。”社长陈晓阳介绍,该丛书系基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史研究(1949—2019)”的学术成果,综合运用历史学的编年、纪事、人物志、大事记和史料研究等体例与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深入挖掘、整理和书写中国现代体育发展的历程与成就,以系列著述的形式多维度地呈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的体育发展全景图像。
同时,重庆大学出版社还将推出《焦虑症与恐惧症手册》(第七版),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如何解决焦虑症和恐惧症的实用性指南。不仅对焦虑症与恐惧症的症状及原因进行了详细介绍,还对焦虑症与恐惧症的诊疗方法作了全面归纳。本书在全球100本焦虑症治疗畅销书排名第一,畅销30余年,被译为数十种语言,在全球销量超过100万册。
一向在时尚读物译介领域表现不俗的重庆大学出版社,还将推出《西方服饰与时尚文化》丛书(6册),“这套书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不单就服装本身去谈某个时期的服饰和时尚文化。服饰本身在书中占比不到20%,更多笔墨给到了经济、技术、文学等领域和视角。”陈晓阳说。
西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发钧透露,2024年,该社计划联合专家团队推出“蜀道历史地理与文化丛书”,包含《蜀道文学史》《诗地互证:古代蜀道诗的历史地理》《古代蜀道的政治地理空间》等7册,“这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多学科介绍中国蜀道的大型人文地理学术著作,涵盖考古学、历史地理学、文学艺术等,相信能帮助读者更好地领略古蜀道文化底蕴。”
“非洲文学研究丛书”也是该社一项重大出版计划,该套丛书是我国首个非洲文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的成果,共10册,以英语文学研究为主,兼顾法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等其他语种文学,对非洲文学创作追本溯源,立足“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全面介绍非洲文学。
此外,该社还将在与巴蜀书社联合出版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工程系列成果《丝绸之路中外医学交流文献丛书》基础上,继续出版“中外文明互鉴丛书”,包括《书于竹帛:重见天日的地下图书馆》《占问苍天:出土文献中的数术文化》《钟鸣鼎列:青铜时代的文明记忆》等,继续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工程呈现更多硕果。
“值得一提的是,新的一年,我们还将开发策划‘长江文明’书系,深入探索长江流域的历史起源、文明发展和生态保护,为读者呈现一个宏大而又细腻的长江文明图景。”张发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