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精选|
  • 重庆|
  • 深读|
  • 锐评|
  • 渝视频|
  • 区县|
  • 视觉重庆|
  • 乡村振兴|
  • 成渝|
  • 智慧|
  • 开放|
  • 更多+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网文产业迎3000亿元市场,重庆网络文学如何高质量发展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赵欣
    时间:2024-02-28 11:08

    ▲社科院报告发布现场。受访单位供图

    文化自信是国家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新时代新征程,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是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作为互联网时代富有活力和影响力的新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植根于厚重的中华文化传统,通过文学在互联网领域的创新应用,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名片。

    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元,同比增长3.8%,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605亿元,同比增长近百亿,网文产业迎来3000亿元市场。

    “显而易见,随着中国网文海外辐射力和影响力大幅提升,网文、游戏、影视已成‘文化出海’的三驾马车。”2月27日,重庆市作协网络文学创委会主任、重庆市网络作协主席袁锐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重庆网络文学创作成就斐然,“我们期待在重庆书写网络文学的春天。”

    ▲报告内容。受访单位供图

    用户数量达5.37亿,迎来3000亿元市场

    从价值定位、内容题材、创作生态、IP产业和网文出海等层面,报告呈现了中国网络文学产业最新发展脉络,并围绕精品化、IP转化提速、全球化深入等2023网文产业发展三大核心趋势展开深度剖析。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04.3亿,同比增长3.8%,网络文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605亿元,同比增长近百亿,网文产业迎来3000亿元市场。中国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2405万,网文作品数量达3620万部,网文用户数量达5.37亿,同比增长9%。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注意到,倘若按照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中国网民数量10.79亿测算,目前中国近一半网民已成为网文用户。

    受众和市场在同步增长,网络文学供给方网络作家的构成也有了结构性变化。报告称,00后已成网络作家新增主力军,95后、00后网络作家共同引领着网文创新。

    以代表性网络文学平台为例,阅文新增白金大神60%是90后95后,网络文学榜样作家“十二天王”80%是95后,新增作家60%是00后,00后作家万订作品新增230%。以《道诡异仙》《赤心巡天》《玄鉴仙族》为代表的“一书封神”现象凸显,起点读书等头部平台成为年轻作家成名快车道。

    ▲报告内容。受访单位供图

    创新讲好中国故事,覆盖200多个国家及地区

    网络文学是网络化背景下的文学。文学与互联网的结合使中国文学有了网络化的新表现形式,使网络文学成为新文学形态,为文学发展开辟出无限广阔的空间。而悠久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更使网络文学有了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文化底蕴。中国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参与、全球共创,彰显中华文化原创力的生动实践,不断延伸传播半径,已经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生动的文化名片。

    报告数据显示,在海外市场方面,网文出海市场规模超过40亿元,海外网络作家约41万名,海外原创作品约62万部,海外访问用户约2.3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及地区,其中美国用户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在AI翻译一键助力、出海IP产品相互赋能等利好因素加持下,华语IP逐步进入全球视野。影视剧《庆余年》第二季成全网首部预约量破千万的国产剧,海外独家发行权已被迪士尼预购;影视剧《田耕纪》在爱奇艺泰国站、日本站登顶;阅文首个自主海外发行的IP改编游戏产品《斗破苍穹:怒火云岚》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上线,东南亚地区2023年Q4新用户环比增长118%。

    “网络文学的确在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快速发展与推动的作用。”袁锐告诉记者,中国网络文学的产业模式输出已成为引发全球关注的现象,“一方面,中国作者创作了大量作品输出海外,另一方面,还有几十万外国作者使用母语在中国网络文学海外网站创作小说。同时,网络文学与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IP打造联动化和产业化,不少IP剧集在海外流媒体上线并受到欢迎。”

    ▲九鹭非香作品改编剧《护心》。受访单位供图

    重庆网文成绩亮眼,成果转化稳步推进

    在发展蓬勃的中国网络文学领域,重庆是一方不容忽视的重镇。袁锐介绍,重庆注册的网络作家约4万余名,每年创作上千部作品,累计粉丝破亿,成果转化带来的市场产值已经累计过亿元。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梳理发现,在近几年引发广泛关注的影视剧作品中,重庆网络作家的作品非常亮眼:2023年侯明昊、周也主演的仙侠剧《护心》,2022年迪丽热巴、任嘉伦领衔主演仙侠剧《与君初相识》,2022年虞书欣、王鹤棣领衔主演的仙侠剧《苍兰诀》,以及2019年白鹿、许凯主演的仙侠剧《招摇》,均改编自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九鹭非香的小说;2021年,章子怡主演的首部电视剧《上阳赋》热播,该剧改编自网络小说《帝王业》,作者寐语者也是重庆市网络作家协会会员。

    ▲寐语者作品改编的《上阳赋》。受访单位供图

    “从2011年写到现在,回望来路,我觉得自己依然保持着在晋江开始网文写作的本心,依然在想着要讲好每一个故事,要尽全力把自己该做的、能做的事情做好。”2月27日深夜,九鹭非香挤出时间接受了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忙于新作创作的她,新年开年便开足马力,笔耕不辍。“不少出圈的网络文学都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包括上古神话、民间传说,等等,网文很大程度上依赖幻想,这个意义上说,重庆有非常适合网络文学生长的土壤,当然我们更应该立足当下、扎根巴渝、放眼全国,力求创新突破,以网络文学完成新的表达,实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九鹭非香的成长正是重庆网络文学高质量的一个缩影。袁锐介绍,“人才是发展的基石,2023年,我市网络作家协会招纳新会员38名,推荐了2名会员加入中国作协、2名会员进入鲁院学习、13名会员加入重庆市作家协会,还推荐会员参加井冈山培训班、全国青年网络作家‘青社学堂’专题培训等等,目的就是通过抓好队伍建设,培养更多优秀网络作家,创作更多优秀网络作品。”

    ▲九鹭非香作品改编剧《招摇》。受访单位供图

    近年来,重庆网络作家有《苍兰诀》《与凤行》《七世吉祥》《从善》《咬红唇》《守护解放碑》《寻找李顺章》《人间最得意》《火种》等30余部作品出版,其中不少以影视剧、短剧、有声动漫等形式实现了成果的市场转化。“书写新时代、网播正能量,可以说,我市网络作家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很好地履行了自己的担当。”袁锐说。

    如何让重庆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持续?袁锐认为,提高现实题材创作质量是网络文学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加强现实题材创作是路径之一,“这也是网络文学承担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网络文学不仅要讲好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的历史故事,讲好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传奇故事,更要讲好中国人民书写新史诗的现实故事,要向人民学习,不断提高对社会现实的表现能力,继续推进成果转化,开辟文学新境界。”

     

    编辑:田韵沁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