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
更多的资讯等着你...
立即下载
重庆日报

随时随地读党报

立即下载

孝感前方报道 | 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 20天内她在云梦实施了三项新技术

重报集团孝感报道组记者 陈维灯 2020-03-16 21:18

  3月12日,孝感云梦县人民医院,五楼外科监护室六床,患者病情加重,需要送至1楼CT室检查。

  六床患者此前已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要送至CT室检查,就必须使用转运呼吸机。

  然而,云梦县人民医院唯一会使用转运呼吸机的医生短时间内无法赶到。

  怎么办?

  “我会用,我来帮忙。”紧急时刻,重庆赴孝感支援队云梦医疗分队三组副组长、重庆市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唐晓铃站了出来。

  连接双头减压表,连接氧气筒,连接呼吸机管路与呼吸机,将呼吸机置于推车一端,打开电源开关,调节好呼吸机参数……在唐晓铃的协助下,医护人员齐心合力,第一次成功在云梦实施了机械通气危重病人的转运。

  自2月27日进驻云梦县人民医院,这已是唐晓铃在20天里在云梦实施的第三项新技术了。

1.jpg

  ▲云梦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唐晓铃(左一)正在为患者清理口腔。 受访者供图

  “疫情结束后我们会离开,但技术是带不走的”

  3月2日,云梦县人民医院ICU一位患者需要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

  然而,当地医护人员此前从未进行过此项操作,不知该从何下手。重庆市人民医院护士鞠萍,虽然不是患者的主管护士,但她立即暂停自己的工作,主动上前交流:“老师,我以前接受过俯卧位通气相关培训且有实施经验。”

  鞠萍介绍,俯卧位机械通气指的是病人采取俯卧位的体位进行机械通气的一种方法。这种通气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靠近背部的肺进行血气交换,改善氧合。

  随后,在医护人员的大力协助下,成功为患者进行了俯卧位机械通气。

  第二天,唐晓铃在ICU,又亲自指导当地护理人员进行了两例俯卧位机械通气,“俯卧位机械通气有一定的技巧,我在技巧上详细进行讲解,不但进行了床旁示教,还在群里发了视频课件,从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充分的培训。疫情结束后我们会离开,但技术是带不走的。”

  3月3日,一位患有尿毒症基础疾病的患者突然出现鼻粘膜出血,需要进行血液透析。不过,实验室检查发现其凝血项几个指标均存在异常,透析过程中使用肝素风险太大,可能会加剧病人的出血,医院又没有其他抗凝剂,且从未使用CRRT(连续肾脏替代疗法)机做过无肝素透析治疗。

  在此情况下,唐晓铃与同样来自重庆市人民医院的主管护师杜培花和ICU主管护师李凌,以及云梦当地医生共同商定无肝素CRRT治疗方案。

  “血液净化过程中常需要肝素抗凝,避免凝血发生。无肝素血液净化技术就是在净化治疗中不使用肝素治疗,这减少了出血风险,但却增加了凝血的可能。”唐晓铃告诉记者。

  治疗过程中,鉴于该患者凝血项异常的情况,两地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体外循环系统预冲时间适当延长,治疗中不仅关注压力监测还要查看滤器的情况,如果出现压力异常时如何处理……

  最终,云梦县人民医院首例无肝素血液净化治疗圆满完成,患者也没有产生任何不适症状。

2.jpg

  ▲云梦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身着防护服的唐晓铃(右一)。 受访者供图

  “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的救护患者”

  短短20天,为什么唐晓铃能在云梦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屡创“第一”呢?

  这要从唐晓铃有些传奇的护理生涯说起。

  从成为护士的第一天起,唐晓铃就意识到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短短几年里,她就完成了大专和本科的学习,成为全市首批具有本科学历的护士,“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好的救护患者。”

  唐晓铃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先后前往华西医科大学、原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地进修学习。

  多年的学习和经验累积,她成为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危重症患者护理、胃肠营养、医院感染控制、血液净化等方面的护理专家。

  不仅如此,唐晓铃还参与省部级科研一项,主持科研项目5项,发表论文11篇,获得可视鼻肠管、气管插管床头抬高角度固定仪和气管插管床头抬高报警器三项实用新型专利。

  “目前,危重患者早期开展肠内营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应激情况下,胃多处于轻瘫状态而出现胃潴留,这样无疑会增加胃内容物返流导致误吸,并且ICU常用的药物如镇静、镇痛剂、血管活性药等的应用可引起胃动力降低,进一步增加了误吸风险。”唐晓铃介绍,肠内置管是将鼻肠管前端留置于十二指肠或空肠内,它能减少反流、误吸等风险。另在 有些疾病中如重症胰腺炎需要进行胃肠减压,以缓解胃液对胰腺的刺激。

  不过,唐晓铃在临床护理中发现,目前常见的盲插法置管、胃镜引导下置管、X线透视下置管等方法存在成功率不高、操作时间较长、费用较高等缺陷或不足。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唐晓铃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发明了一种多腔可视性鼻肠管,该鼻肠管具有可视性,能够在其引导下进行插入,插入位置准确并且耗时短。目前,多腔可视性鼻肠管正向全国进行推广。

3.jpg

  ▲唐晓铃在驻地整理一天的工作内容。 受访者供图

  “我是一名有17年党龄的老党员,到湖北一线责无旁贷”

  热爱学习,喜欢钻研创新的唐晓铃,还十分注重学科及护理团队的建设,坚持“传、帮、带”。10年时间,她打造出一支理论扎实、操作娴熟、作风顽强的重症护理队伍,培养出护理研究生两名,市级ICU专科护士10名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

  不仅如此,与唐晓铃相差14岁的妹妹唐瑶,也在姐姐的影响下成为一名白衣天使。

  疫情来袭,唐晓铃出征孝感,就职于巴南区人民医院的唐瑶也进驻隔离病房。

  早在1月21日,唐晓铃就请战湖北,却在临行前被抽调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新院区隔离病区的改造工作。

  “我参加过汶川“抗震救灾”,也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经验,又是一名有17年党龄的老党员,到湖北一线责无旁贷。”因为所在医院新院区被选为重庆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后备医院,唐晓铃没能在第一时间出征湖北,但她在一个月时间里,带领团队完成隔离病区的改造示范工作,配合完成多院区医护人员的防护培训,参与卫健委巡诊等,并在2月25日踏上了飞往武汉的航班,与重庆赴孝感支援队汇合。

  出征湖北,唐晓铃时刻挂念着15岁的女儿小小。

  “今年要中考,我却不能多陪伴她,多照顾她。”3月15日,与妈妈视频时,学习的压力、对妈妈的思念一起涌上小小心头,小小忍不住嚎啕大哭。

  看着痛哭的女儿,唐晓铃千言万语却无语凝噎。

  至今,小小还经常念叨唐晓铃:“2008年,你丢下4岁的女儿去抗震救灾了。”

  如今,唐晓铃又丢下了即将中考的女儿奋战在抗疫一线……

编辑罗建军

声明: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转载或引用重庆日报及重庆日报客户端原创稿件请标明完整来源:重庆日报或重庆日报客户端。
  本客户端转载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重庆日报联系。

热门评论

还没评论 快来说两句

下载重庆日报看更多评论
相关新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