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继明,男,白族,云南省云县人,1968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7年10月入伍,2005年10月转业入警,二级警督警衔,一级警长。重庆市公安局沙坪坝区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2月16日10时30分许,潘继明在辖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51岁。
“疫情还没完,请大家尽量少出门!”2月16日上午10点过,沙坪坝区龙腾丰文小区,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丰文派出所民警潘继明与民警唐昌祥、辅警张强胜来到这里做防疫宣传。
“人倒了!”突然,一声惊呼传来。
民警唐昌祥循声赶去,只见潘继明倒在地上,嘴唇发乌,浑身抽动,不省人事。
周围群众迅速拨打了120急救电话,但还是来不及了。潘继明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
在同事和社区居民眼中,潘继明一直都是一位冲锋在前、为民着想的好民警。
“我是党员,我先上”
1月24潘继明连夜从老家赶回工作岗位,到2月16日,他每天都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派出所决定抽调精兵强将成立疫情防控突击队,潘继明第一时间主动请缨,他与同事们一道仅用一周时间就排查3万余户,近8万人。
为进一步加强疫情期间交通管控,减少人员流动,派出所在丰文山村、人和门村设置两个卡点,严防死守。潘继明每天铆在卡点上,共排查过往车辆近千辆,劝回欲外出群众300余人。
2月10日晚,丰文派出所辖区发现6名疑似病例,派出所接到卫生防疫部门协助排查的请求,潘继明说,“我是党员,我先上!”,他第一时间穿上防护服,与卫生防疫部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进入疑似病例家中采集血样、测量体温、收集信息、安抚情绪、宣传政策,确诊后又连夜将患者护送至定点医院救治。
来不及休息,随后他又与同事们来到相关小区进行楼栋封闭隔离工作。他挨家挨户走访,了解居民家庭信息、开展防疫宣传、告知居民隔离注意事项等。他一连敲开了200多户居民的门,忙到凌晨4点才回到派出所。
“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老潘对我们说,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把服务做好。”潘继明的话,搭档马骏飞记忆犹新。
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积极配合,自觉减少外出活动,但人们生活也遇到了诸多不便,潘继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春节前,有十多个居民在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原本打算节后上班来取,可疫情让大家有证难领。
“我去送吧。”潘继明得知后主动揽活,他利用下班时间,挨家挨户送证上门,将身份证全部送到居民手上。
2月11日晚上10点,10名从湖南返回的租户,被小区业主拒之门外,无法回家。
经过十几个小时长途奔波,他们身心俱疲,进退两难之下无奈报警求助。正在巡逻的潘继明接到警情立马赶去。
了解情况后,他一边对租户进行安抚,通知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医学检测,严格居家隔离,打消业主的顾虑;一边对业主进行耐心教育引导,最终将租户送回了家中,临走时他仍不忘嘱咐租户严格按要求进行隔离。
对按要求隔离的群众,潘继明每天两次上门给他们测量体温,安抚情绪,了解需求,帮助采购生活物资,尽可能缓解他们的不便。
针对辖区老年人对疫情认识不足,自我防护不强的问题,潘继明还自编顺口溜,在辖区反复宣传,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他一次次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常说的话:“群众需要的,就是我该做的。”
从警十多年,他深受同事和群众信任
今年51岁的潘继明,1987年10月入伍参军。2005年转业入警,在报到的第一天,他说:“当警察,我是新兵,但我绝不掉队,绝不落后。”
此后十多年,他一直用行动履行着当初的誓言。
去年6月,辖区群众反映夜间有渣车违规作业,噪音扰民,群众怨声载道。潘继明连夜开展整治,面对多人说情,他丝毫不为所动,铁腕执法,解决了问题,群众一片叫好。
辖区学府悦园小区车辆停放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他多方协调,会同交管部门采取设置隔离栅栏、施划停车位、加强交通劝导等措施,解决了小区停车难问题。
去年9月,辖区一外地来渝的适龄学生李婉婷,因户籍问题无法在本地入学,辍学半年。潘继明得知后,多方奔走,最后通过借读的方式,让她在学府悦园第二小学重返课堂。
一件件、一桩桩他为群众办的事,同事们都看在眼里,群众都记在心里。噩耗传来,大家悲痛万分。
“在部队,他作风过硬,是标兵。当警察,他本色不改,一如既往踏实工作,从不拈轻怕重,总是尽心尽力完成好本职工作,为年轻同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派出所副所长曾国华回忆起与潘继明一同从军和从警的经历,不禁扼腕叹息。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遇到问题问老潘,总能得到不厌其烦的讲解和帮助,多好的人啊!怎么突然就走了呢?”面对老潘的突然离去,马骏飞泪流满面。
“有困难我们找他求助,他都毫无怨言,前几天见到他还不厌其烦提醒我戴口罩呢!”社区居民罗清元和潘继明相识7年多,说起潘继明赞不绝口。
……
潘继明牺牲后,公安部发来唁电。战友们纷纷表示,将继承发扬老潘的品质作风,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努力完成他未尽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