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绿水青山遇到“黑科技” 来看看进博会上的“绿色面孔”
    来源:新华网
    时间:2019-11-10 20:30:56 | 编辑:罗建军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记者周蕊)垃圾分类机器人、可替换的面霜、氢燃料汽车……第二届进博会上的不少“绿色面孔”,正在成为采购团的新宠儿。

      因为垃圾分类政策落地,英国品牌Joseph Joseph的垃圾桶在天猫“618”上卖到脱销了。杰膳(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市场经理王先介绍,随着垃圾分类政策推行到越来越多的城市,即使是价格高达3000多元的高端分类垃圾桶“一个月的销量超过过去一年的总和”,“现在进博会上的展示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机会,中国未来绿色环保概念的市场潜力还很大。”

      垃圾要分类,更需要源头减少垃圾的产出。兰蔻带来了一款“可替换”的面霜,用完后只要购买填充装,就可以装入原来的瓶中使用。这种设计可以减少产品的平均包装体积,整体重量也能减轻39%,而通过包装箱“拉链咬合”式的设计,还节省了胶带的使用。

      “绿色面孔”背后还出现了不少“黑科技”的身影。

      抓取、投放,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4.1号展馆ABB展区,机器人快速准确地将传送带上的矿泉水瓶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将面包投入湿垃圾桶,准确度之高让参展者赞叹。

      来自澳大利亚的包装行业巨头安姆科带来了“绿色包装”,用镀硅技术替代传统包装中的铝箔层,既能实现100%回收,又可以做成透明包装。安姆科大中华区品牌总监陈丽丹介绍,在2025年之前,企业将实现旗下所有产品的可回收或可循环利用。

      “绿色面孔”更带来了“绿色订单”。央企航天工程公司则在进博会期间与德国SWR测量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签署了产品采购协议,国外的高端技术未来将为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效能提升带来新的“助推器”,提升煤炭的清洁利用率。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