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重庆|
  • 时事|
  • 两江观察|
  • 经济|
  • 理论头条|
  • 文旅|
  • 区县|
  • 专题|
  • APP下载|
  • 重庆日报网 > 正文
    进博交易团 “购物车”满满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19-11-09 16:49:37 | 编辑:田抒航

      “下面,进入第三时段签约!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代表与有关企业签约。请强生代表上台签约,请美敦力代表上台签约,请通用医疗代表上台签约。”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2.2号馆4号签约台,上百张椅子座无虚席,国家卫健委交易团的一场集中签约仪式正火热进行。“今年交易团成员单位扩大到121个,是首届进博会的两倍多!”国家卫健委财务司一级巡视员刘魁说。

      本届进博会,各省份和部门共组建39个交易团、近600个交易分团,国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总数超过50万人,规模远超首届。为何来的采购团越来越多?进博会给中国各地、各行业带来了什么?记者走进多个采购现场一探究竟。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会集中了更多全球首发、中国首展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很多创新产品适应国内企业转型升级需求,有利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届进博会,国资委组织97家央企、近2.1万名专业采购人员参会,比去年增加4000多人。在国资委主任郝鹏看来,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越来越多。

      “今年中央企业采购签约涉及国家和地区87个,供应商730多家,拟签约采购合同协议和意向金额有较大增长。从合作内容看,供应链合作将不断做实、产业链融合不断加深。国机集团、中国商飞等采购关键高端设备,中核集团、国家电投等开展技术合作,航天科技、航空工业集团等与多家欧洲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郝鹏说。

      “参加进博会,有利于引进新技术、培育新动能。”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巡视员顾章伟介绍,这次广西交易团组建了7个采购组、1300多家企业参加交易洽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能够在进博会接触更前沿的科技和产品,对我们转型升级很有帮助。”陕西交易团成员、陕西盛中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裴雨薇认为,中国企业要利用好进博会平台,实现更高水平合作创新。

      “引进先进技术和服务,对推动绿色发展很重要。”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总经理罗必雄介绍,首届进博会,中国能建引进国外优质设备,改造后大大减少了污水厂占地面积。

      今年,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与奔特力(Bentley)工程软件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中国能建广东院和通用电气(GE)签订了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设备采购合同。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本届进博会,天津交易团成员——环球共赢链(天津)食品公司总经理张伟臣早早就报了名:“这机会可是‘手慢无’呀!”张伟臣介绍,公司主要想进口乳制品,参加进博会,就是想找到国外合作伙伴。“中国老百姓对优质乳制品需求很大,我们原计划签约1000吨,如果找到合适的供应商,能签5000吨甚至更多。”

      湖南交易团的岳阳观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劲松此行收获满满。公司和法国路易达孚公司签约,采购18万吨巴西大豆;向乌克兰因特尔普莱斯公司采购食用油7.45万箱;采购希腊奥林匹斯牌草莓脱脂发酵乳,价值100万美元;还向新西兰银厥公司进口1500万美元的牛肉。“相信采购这些全球优质产品,能更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颜劲松说。

      “今年我们和奥林巴斯、强生、蔡司等9家医疗企业签约,采购价值7000万元的各类医疗设备和耗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副院长牛晓宇介绍,在进博会上看到了许多最新医疗产品,“比如通用公司的磁共振仪器,它的磁线圈可以折叠,更适合孕产妇和儿童使用。”牛晓宇认为,这些新仪器能够更好地服务中国患者。

      图片说明:

      图①:食品及农产品展区,日本参展商正向参观者介绍日本产的梅酒。

      本报记者 王骁波摄 

      图②:装备展区,专业观众在参观电脑绣花缝纫一体机。

      本报记者 吕 莉摄 

      图③:科技生活展区,参观者和德国英飞凌公司展出的机器人Roboy拥抱。

      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摄 

      图④:参观者在三星展台体验VR。

      本报记者 韩春瑶摄 

      图⑤:参观者在SK—Ⅱ展台进行肌肤年龄测试。

      本报记者 王 慧摄 

      图⑥:参展商与参观者热情交流。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图⑦:在品质生活展区的乐高展台,参观者在乐高积木墙上拼图案。

      本报记者 白 阳摄 

      图⑧:品质生活展区,韩国爱茉莉太平洋集团专业彩妆师在表演“炒口红”。

      本报记者 陈尚文摄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网站首页 | 重报集团 | 日报简介 | 关于我们 | 广告业务 |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17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渝ICP备170159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