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第二届长江上游城市花卉艺术博览会(以下简称城市花博会)盛大开幕。连日来,许多市民相约打卡江北嘴,感受这场花卉盛宴。
重庆日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市民赏花热情高涨,为保障城市花博会的顺利举办,志愿者、环卫工人、民警等工作人员都付出大量心血,他们共同构筑起城市花博会上的“文明风景线”。
16岁小志愿者成老人可靠的“拐杖”
16岁的刘嘉玲和颜香艺是重庆市两江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生,也是城市花博会最年轻的两位志愿者。
周梦云是她们的带队老师。她告诉记者,9月下旬学校就开始征集志愿者,300多人报名,最终筛选出200人服务城市花博会。“听说当志愿者,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我们老师也乐见大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周梦云说,志愿者的经历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是一笔可贵的财富,将为她们日后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刘嘉玲非常重视本次志愿者工作,每天6点起床到学校,坐大巴车8点到大剧院。“我们一般都是提前一个小时到会场,老师会用这段空歇时间进行培训。”刘嘉玲说,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接待市民的礼貌用语、指引手势,还有解答市民各种疑问的方式。
“有些关于展览的具体问题十分零散,有些专业的艺术问题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刘嘉玲坦陈,志愿服务过程中,自己有时候难以招架,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对于志愿者这样一份工作,颜香艺自己形容说是累并快乐着,这样的付出值得。“今天有一位70多岁的老爷爷要下台阶,老人家腿脚不方便,他家人刚好也不在身边,只好求助我们。”颜香艺和刘嘉玲一左一右搀扶着老爷爷下去。事后,老爷爷称赞志愿者是他可靠的“拐杖”。
2000多名警员投入保障
为保障城市花博会的公共秩序,江北区公安分局做了大量工作。每天投入2000多名警员,保障展区的治安工作以及道路交通顺畅。同时,还安排民警在现场采取设立线路标识和人工引导的措施,对进入主展区的人流实施逆时针单循环有序疏导。
江北区公安分局治安管理支队警长杨髦告诉记者,城市花博会开幕前一个月,江北区公安分局就开始着手制订预案。经过实地踏勘、测量,分局对大剧院周边道路标识进行了完善,并在进场区域采取栏杆隔离,人流单向巡回通行,防止人员倒流,发生踩踏。
除了大量警员执勤,城市花博会还有不少智慧警务的体现。
交巡警在外场新建59套多功能引导屏,前方道路通行情况、车辆通行速度和建议车速等信息,让驾驶员提早一目了然。
现场采取安检门“进出计数”的方式控制场内人员,当进入大剧院主展区内人员达到一定密集程度时,警方会采取临时封控,进出口警务人员对主展区实行只出不进,等主展区不再拥挤后,市民再陆续进场。
在现场安保指挥部,屏幕上的“热力图”实时反映着各区域的人流量。“通过‘热力图’,我们可以根据人流量调度警员,实施分流,还能通过颜色变化对人流走向进行预判。”杨髦介绍说,通过“热力图”还能实现客流数据与危险人群数据的比对、跟踪,警方能防患于未然。
执勤期间,杨髦和2000多名同事每天早上8点集合,等到最后一位游客离开后才收班。
托起城市花博会的“颜值”
手持扫帚,不“放过”路面任何一处垃圾,用自己的一双手托起城市花博会的“颜值”……这是中再生双江环卫有限公司保洁人员蔡学海的一天,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0年。
“今年的人流量大,环卫工作不比去年轻松。”蔡学海今年已经59岁了,这是他第二次服务城市花博会。
蔡学海家住鲤鱼池,每天4点钟就要起床,5点钟准时来到大剧院。“我们是最早到大剧院的,必须要在7点钟之前完成晨前普扫。”蔡学海说,晨前普扫的要求比较高,路面要保持干净,不能有垃圾杂物,不能有积水,两侧的护栏无积尘积灰、无污渍……
晨前普扫结束后,蔡学海开始全天不间断地巡回保洁。“巡回范围较大,除了大剧院,包括科技馆附近的马路也由我们保洁。”蔡学海说,晚上收班时间不固定,去年最晚的时候晚上11点才结束。